考慮到唐朝的溫暖氣候,有個地方是可能的荔枝產地,那就是臨近陜西的四川。嶺南能種荔枝的地方應在北回歸線北面30公里為界,再往北是沒荔枝了,就算從最北面的從化去長安,路途都有2000多公里,用最快的馬都要跑一星期,大熱天還沒到半路荔枝早就爛光了,我都認為蘇東坡的質疑是有依據的。
1、“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吃的荔枝產自哪?廣東、福建還是四川?
楊貴妃吃的荔枝到底產自那里,在國內有幾個地方都爭論不休。年青時常聽大人說嶺南荔枝送長安,當時廣州有一個品種的荔枝叫妃子笑,自已都有點信,三十年前我閱讀大文豪蘇東坡的詩詞,在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后的注釋,蘇東坡當時對嶺南荔枝送長安提出質疑,嶺南能種荔枝的地方應在北回歸線北面30公里為界,再往北是沒荔枝了,就算從最北面的從化去長安,路途都有2000多公里,用最快的馬都要跑一星期,大熱天還沒到半路荔枝早就爛光了,我都認為蘇東坡的質疑是有依據的。
楊貴妃吃的荔枝到底是從那里運去的?有廣西靈山的人說: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廣西靈山運去的,他們說,楊貴妃也是他們靈山人,廣西人還說靈山的荔枝是通過水路運往長安,我曾經問過幾個廣西人,他們都說:先將荔枝運去南寧,順西江而下,到梧州后再轉漓江北上,過靈渠入湘江,到了長江北岸再用馬送長安。你他媽的這要多長時間啊?無聊!80至90年代我多次去四川旅游,在樂山市我見到道路兩旁都種了很多細葉榕樹,按我家鄉的老人說,能種細葉榕樹的地方就可以種荔枝,當時我也不太在意,2000年后經常見到有關楊貴妃和荔枝的爭論我才想起這件事,有一次我去成都辦事,我有意去了樂山、眉山和培州,確實發現這些地方都有荔枝,據史料記載楊貴妃是眉縣人8歲時父親去世才由叔父接去洛陽,
2、歷史上荔枝是從嶺南還是四川跑馬送給楊貴妃?
這是一個好玩的話題,有極大可能是四川。為啥從嶺南不太可能呢?先來看一下運送的距離吧,今天的高速公路距離,從廣州到西安的距離是1626.4公里,從南寧到西安的距離是1614.4公里。按唐朝政府官方規定,快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則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要求則為日馳500里。唐朝的一里相當于今天的454.2米,那么日行500里的快馬一天會跑出227.1公里,跑到長安至少需要7天,
注意,這個距離和這個時間,其實是以現代人的視角忽略了大量的高山大川的阻隔。對此我深有感觸,今天我們從昆明出發到西雙版納,大概只需要7個小時時間,而在20年前這個時間是兩天,考慮到唐朝的溫暖氣候,有個地方是可能的荔枝產地,那就是臨近陜西的四川,在歷史上,荔枝分布的北限一度達到今天的成都,這里到達長安的距離就只有兩廣區域到長安距離的一半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