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江蘇 > 無錫市 > 天宮課堂第二課,天宮課堂第二課做了哪些實驗

天宮課堂第二課,天宮課堂第二課做了哪些實驗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1-08 23:02:23 編輯:無錫本地生活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天宮課堂第二課做了哪些實驗

3月23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在約45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進行授課,在軌演示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深入淺出講解實驗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同時展示了部分空間科學設施,介紹了在空間站的工作生活情況。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此次太空授課,在中國科技館設地面主課堂,在西藏拉薩、新疆烏魯木齊設2個地面分課堂。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這是地面主課堂中國科技館內的學生在聽講。新華社記者 郭中正 攝

天宮課堂第二課做了哪些實驗

2,天宮課堂第二課實驗內容

“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天宮課堂”第二課在軌演示4個實驗:●太空“冰雪”實驗 溫熱的“冰球”取出裝有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的水袋,再進行輕輕擠壓,一顆有水泡的液體球慢慢從管口“跑”了出來,并懸停在空間站艙內。隨即用沾有粉末的小棒觸碰液體球后,帶水泡的液體球開始“結冰”。在太空“冰雪”實驗中,王亞平為大家演示了這一神奇的物理現象。●水油分離實驗 “分不開”的水和油在水油分離實驗這個項目上,王亞平手中拿了一個裝有兩種液體的瓶子,沉在底下的是透明的飲用水,而浮在上面的是一種黃色的食用油。一般情況下,因為水的密度大于食用油,所以在地面當兩種液體混合之后,油會浮在水上面,形成穩定的分層現象。即使經過搖晃,但靜置片刻后,水和油兩種液體還是會進行分層。●液橋演示實驗 “拉不斷”的液橋液橋是連接著兩個固體表面之間的一段液體。在液橋演示實驗中,王亞平手持兩片透明的塑料板,葉光富向塑料板表面分別擠上水,兩片塑料板逐漸接近,水便在板間連起了一座“橋”。神奇的是,隨后王亞平雙手將塑料板輕輕拉扯,“橋”依舊也沒斷開。●太空拋物實驗 翻跟斗的“冰墩墩”在此次太空授課中,頂流“冰墩墩”也亮相太空課堂。在太空拋物實驗中,王亞平和葉光富依次將“冰墩墩”拋出,它并沒有隨著拋物線的軌跡,掉落下去,而是沿原有方向勻速前進。實際上,這是空間站微重力環境最直觀的體現。

天宮課堂第二課實驗內容

3,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內容簡介

“天宮課堂”第二課,目的在于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那么這次主要內容是什么?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內容簡介,以供大家參考! 天宮課堂第二課內容簡介 天宮課堂第二課 觀后感 此次太空授課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象,當這些奇妙而精彩的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時,我在地面課堂的現場多次聽到了學生們的驚呼和掌聲。離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這些美妙現象的震撼。當王亞平老師進行高難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貼中國結時,我感覺到現場所有的聽眾都摒住了呼吸,那個小小的圖標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當它被穩穩的貼在水膜上時,那種欣喜和感動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這種通過凸顯天地差異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太空、對航天乃至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這次授課活動在青少年頭腦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定會伴隨學生們一生的求索過程。 航天員作為科普教師親切地與學生進行對話,拉近了代表我國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與公眾的距離,增進了青少年對航天事業的了解與關注,對青少年來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中國情懷的傳遞。航天員們清晰的思路、流暢的表達和精準的實驗演示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得不嘆服他們過人的智慧,出眾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體素質,當然從中也能反映出他們勤奮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們的表現為我們教師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們學習。 這次太空授課實現了航天工程領域、科普界和 教育 界在培養青少年方面的無間協作,這對物理教師的鼓勵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藝老師都感受到了一種團結的溫暖。這也激勵著我們今后在教學工作中更加注重與其他社會教育力量的聯系與合作,從其他領域聽取教學意見,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對知識的領悟,從而提供給學生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創造更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環境。 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 神舟出征傳遞實干拼搏之力。星辰大海不會自己向我們走來,也不會主動面向我們變得越來越廣闊,必須有我們自己去開辟、去拓展。廣大航天工作者培育和發揚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延續和發展。邁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步,都有中國航天人踩下的堅實腳印。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奮斗,亦呼喚我們靠實干拼搏,向著星辰大海前行。 神舟出征煥發開拓創新之力。“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逐夢之路絕非一馬平川,而正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堅定不移開拓創新,不斷解決“卡脖子”問題,勇于走向科技“無人區”,推動了中國航天科技的持續進步,奇跡迭出。有鑒于此,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實現夢想必然要始終洋溢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善于創造、善于創新的銳氣。只有敢破敢立、敢闖敢試,才能跨越前行路上的“雪山”“草地”,征服前進途中的“婁山關”“臘子口”。 回首來時路,艱辛而輝煌;展望未來景,任重而道遠。神舟出征激蕩邁向星辰大海的更強勁的力量,而我們的任何事業、任何夢想,也同樣期待著我們以理想信念之力、實干拼搏之力、開拓創新之力,不斷開啟更為廣闊的星辰大海。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內容簡介相關 文章 : ★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2觀后感7篇 ★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10篇) ★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通用11篇) ★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精選10篇 ★ 天宮課堂第二課課程表發布 ★ 2022年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300字15篇 ★ 2022看“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10篇 ★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啟示10篇 ★ 央視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10篇】 ★ 2022最新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內容簡介

4,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內容

3月23日,神舟十三號乘組在太空完成了“天宮課堂”第二課。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并展示了空間科學設施。首先我們先來看一段剛才太空“冰雪”實驗的畫面。 太空“冰雪”實驗 地面還原太空冰雪實驗——原來“太空冰雪”是這樣的 在剛才的節目里我們看到,我們看到太空演示失重狀態下的太空“冰雪”實驗,飽和液體結晶現象十分明顯。那么,很多人可能就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這些實驗在地面有重力的情況下能夠完成嗎?今天的節目,我們將重點關注在太空完成的實驗,在地面呈現是一個什么樣的效果?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好,那我們現在就來到了中科院物理所,我們現在就從第一個開始,太空“冰雪”實驗,這是一個什么實驗呢?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白睿:太空“冰雪”實驗是在失重狀態下一個飽和溶液結晶的過程。所以我們如果說要在地面上去呈現這種結晶的話,因為地面上有重力存在,所以說我們沒有辦法讓它懸浮在空中,我們只能用一個容器。我們知道,往溶劑里加入可溶物質,加到不再溶解就得到了飽和溶液。但是如果把這個飽和溶液加熱的話就可以進一步溶解更多物質,這個時候就得到了過飽和溶液,那一旦溫度降低,過飽和的那部分就會結晶。而純凈的過飽和無水醋酸鈉溶液即便冷卻下來也不會馬上結晶,王亞平老師展示太空“冰雪”實驗所用到的道具就是它。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白睿:它是一個過飽和的醋酸鈉溶液,我們去制備它的時候,是先要給它加熱,然后讓它溶入更多的醋酸鈉的顆粒,然后再把它冷卻下來之后,現在是它處于一個這種亞穩態的狀態,稍微給它一點擾動,它就會迅速地結晶。 我們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行。這是一個玻璃棒,其實玻璃棒的加入就是給它一個擾動,然后給它一個擾動之后,它就會迅速地結晶,然后就恢復到他的一個最穩定的狀態。直接往里面一放,應該就可以開始。 “液橋”是座什么“橋”? 在太空中,亞平老師給我們做的第二個實驗是液橋演示試驗。那“液橋”是座什么橋呢?給大家通俗的解釋下,液橋就是連接著兩個固體表面之間的一段液體,之所以被稱為液橋,是因為“橋”字有連接兩地的含義。接下來繼續跟隨總臺央視記者,來看在地面做液橋實驗和我們太空中有何不同。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其實液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你比如說我現在把兩個手指頭放到水杯里,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液橋。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翟燕妮:對是一個很短的液橋。其實液橋實驗的原理是(液體)表面張力,所以我們在地面和在太空上看到的現象是完全不同的。 太空液橋實驗片段 物體處于“漂浮”狀態,地面上只能形成的小液滴,到了空間站便可以形成大的液球,這是因為重力消失后,表面張力的作用。而在正常重力環境下,表面張力減弱,要想形成大的液橋,就需要借助高壓電源來完成。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翟燕妮:我們現在給這兩杯最普通的純凈水接上了兩個電極,然后我們把高壓電打開之后。 這個是我們在地面通過高壓電,然后實現了液橋的這樣一個效果。 水油分離實驗+平拋實驗:展示太空微重力環境 在今天的太空授課中,還有兩項實驗,分別是水油分離實驗和太空拋物實驗,這兩個實驗在地面上到底能不能實現呢?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我們看亞平老師在太空中做的水油分離,它一攪拌以后水和油基本上看不出來了。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翟燕妮:對,均勻地混合看起來就像是加引號的溶解一樣。其實是因為在太空當中浮力會消失,浮力消失之后,水和油就不會出現像在地面上的這種分層現象,所以油可以以一種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和水進行一個均勻的混合,看起來就好像是溶解了的樣子。 同樣,太空拋物實驗在地面上和太空中也完全不一樣。 總臺央視記者 李寧:我們在做的實驗就是太空拋物實驗。在太空中我們看到亞平老師冰墩墩扔出去以后,只要沒有外力的干擾,它理論上會一直飄下去,對吧?但是我們在地球上其實實現不了這樣一種效果,你即便是把奧運會的鉛球冠軍叫過來,他扔出一個東西,最終也會落到地面,這就是引力的作用,所以這個實驗在地球上無法實現。 為什么要做太空實驗?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在地面還原太空實驗,不僅難度大而且效果也遠不如太空那么酷炫,那我們為什么還要跑到太空去做實驗呢? 首先,太空環境可以提供長期的微重力實驗條件,可以揭示重力掩蓋下物質的特殊規律,比如由重力引起的浮力對流基本消失現象,沉淀和分層基本消失現象,這次太空中做的水油混合實驗就為了展示太空微重力環境。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魏紅祥:在微重力環境下,比方說我們如果有幾種材料的話,它的摻雜更均勻,它不分層了,它之間結合的可能會更均勻更好,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它就會得出來一些結構更完美的這么一種材料。 在微重力條件下,樣品可以在懸浮的無容器條件下加工,為準確的材料熱物性測量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魏紅祥:到目前為止,在空間站上我們還不太能做特別復雜的材料合成,應該是在地面上已經有一些我們心中比較有數了,那么拿到空間站之后再研究它一些比方說測量它一些性質,或者說是看看它在微重力無容器的環境下,會不會表現出來一些新奇的,我們在地面上看不見的這些性質和參數。比方說我們直接在上面進行新材料的探索,去生長組分更復雜的材料,這都是有可能的。 太空課表是如何誕生的? 我們可以看到,太空實驗可以說是和我們的生產生活還是息息相關的。那么很多人就會問到這么一個問題,每次太空授課的課表是如何誕生的呢?其實每一次的太空授課內容,都是專家團隊經過深思熟慮精挑細選出來的,原則就是要操作簡單,但要蘊藏豐富的科學知識。 中國科學技術館科技輔導員 吳彥旻:很多小朋友們向我們直接寫了提議,但是我們經過了一個授課專家組的這樣的評選,評選的過程當中有幾個這樣的條件,第一個要可實施,因為空間站的環境是有它的特殊性的,第二個要夠安全。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個實驗有意義,它能夠反映出我們這個國家太空實驗室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讓公眾能夠理解為什么要去建設這樣一個空間站,建設這樣一個空間站可以帶來哪些方面的好處。 從天宮一號開始,王亞平已經進行過三次太空授課了,每一次的授課都需要專家組、航天員和運行保障團隊的密切配合,我們在畫面中看到的實驗非常完美呈現,但其實都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才能最終確定實驗內容。 天宮課堂授課專家組成員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 陳征:通過這些比較炫的實驗現象激發大家的興趣,這個是從對受眾的角度的。從太空授課本身的角度,其實還要考慮到安全性,還要考慮到我們的航天員的操作的難度等等。我們太空授課是至少有這么幾條,不能危及我們空間站的運行,實驗現象要和地面有明顯的差異,還不要給航天員有太多額外的負擔。 種菜、養魚 哪些實驗成果將走進我們的生活? 無論是在太空授課還是科學實驗,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服務于人。也確實有非常非常多的太空科技已經運用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比如說奧運會運動員身上的高科技比賽服、運動鞋;醫院里的核磁共振,還有大家最熟悉的,方便面里的脫水蔬菜包等等。說到吃,太空科技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口福呢? 截至目前,我國共開展了30余次植物種子、菌種、試管苗的搭載升空,培育出近千個航天育種新品系、新品種。 海南航天育種中心工程師 姚彤:我們將這個種子通過返回式的航天器搭載上天,這個特殊環境是地面無法模擬的,多重的因素影響,咱們的植物的種子都會發生各種千奇百怪的變化,它是在果實的顏色、大小、形狀,還有它產量和抗病性上它都會有一些改變。 越來越多的太空實驗成果應用于科研生產生活的同時,也有一些地面上的研究項目在持續為人類未來在太空中長期生存做著努力。我國正在進行的月宮一號研究項目,就有望應用于未來空間站長期在軌運行以及載人登月、載人登火等項目的實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月宮一號總設計師 首席科學家 劉紅: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利用這樣一套系統來研究人類在地球之外,我們叫長期自制生存所需要的生命保障系統。 劉紅告訴我們,無論是未來載人登月、載人登火,抑或是目前在太空中運行的中國空間站,都需要保證人能夠在其中長期生活,對保障人類長期太空生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進行提前研究,可以在未來盡量減少對地球補給的依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月宮一號總設計師 首席科學家 劉紅:這個是一個前瞻性的技術,像我們的植物培養技術,以及廢物處理技術,都可以在不遠的將來用到空間站。 未來,在空間站養魚、種菜都將成為可能。除此之外,隨著中國空間站在今年建成,打造太空中最精準的時鐘、研制獨特的新型材料、尋找新的物理規律、探索人類如何在太空長期生存等一大批前沿科學實驗將陸續在“天宮”開展。 (1).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手抄報內容資料 (2).中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觀后感范文(五篇) (3).2022年青少年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心得感悟范文(六篇) (4).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心得體會范文(四篇) (5).2022年小學生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觀后感悟范文(六篇) (6).青少年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觀后感范文(五篇) ;

5,天宮課堂第二課主要內容

天宮課堂第二課主要內容 天宮課堂第二課主要內容,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天宮課堂第二課主要內容。 天宮課堂第二課主要內容1 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講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3名“太空教師”以天地互動的形式演示了實驗,并介紹與展示了空間科學設施。這場充滿奇思妙想的太空授課,讓科學的種子在億萬青少年的心里生根發芽。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3月23日15時44分,“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講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地面主課堂設在中國科技館,分課堂分別設在西藏拉薩和新疆烏魯木齊。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中國科技館及載人航天工程相關參研參試單位提供支持。授課內容面向全球觀眾進行直播。 預 熱 復習首次授課內容 開課前幾天,太空授課內容已向社會公布,航天員將在繞地球飛行的空間站上進行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并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早早看過了“課表”,地面課堂的同學們翹首以盼。在地面預熱環節,同學們復習了首次空間站“天宮課堂”的授課內容,回顧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歷程,還溫習了關于太空失重的知識。 “太空教師”們來了!3名航天員來到鏡頭前,身著藍色工作服站成一排集體亮相。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大家好,我是太空教師王亞平,很開心我們又見面了,今天是我們的天宮課堂第二課……”王亞平的面孔和聲音在“天宮課堂”再次出現,將同學們帶入上課狀態。 “我是指令長翟志剛,繼續擔任拍攝工作。” “我是航天員葉光富,很高興能夠再次給大家分享太空中的科學知識。” 有過首次在空間站授課的經驗,3名“太空教師”輕車熟路,再次帶領大家進入奇妙的太空失重世界。 實 驗 “冰雪”實驗、水油分離、太空拋物等接續上演 結合2022年北京冬奧會,王亞平首先給大家展示太空“冰雪”實驗。只見她拿出一個裝有過飽和乙酸鈉溶液的透明袋子,袋口連接著一根吸管。她小心翼翼地從袋子里擠出溶液,在吸管口漸漸地形成一個透明液體球,再用沾了點結晶核的毛根輕輕碰觸了下球體。 在嘗試了幾次后,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樣,透明球迅速變成結晶球。王亞平解釋說,析出晶體時,還會釋放熱量,因此這是一個摸起來感覺熱熱的“熱球”。 “這是微重力環境下液體的表面張力作用,使得擠出的液體形成了飽滿均勻的液體球。”王亞平揭示了奧秘。為了給同學們更直觀地展示表面張力,王亞平緊接著做了另一個實驗。她手里拿著兩塊透明的液橋板,葉光富拿著裝有飲用水的袋子向兩塊液橋板分別擠上一個水球。 與此同時,地面課堂的同學們也在同步做著同樣的實驗。當兩個水球越來越大,并黏合在一起時,她又將其緩慢地拉開,一座奇特的“液橋”搭建而成。 接下來進行太空中的浮力實驗,王亞平遇到了“難題”。 只見她拿著一個小瓶子,里面裝有兩種液體。透明的水和黃色的食用油。王亞平和地面同學們一起將各自手中的瓶子進行搖晃后,“天宮課堂”和地面課堂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現象。水和油不相溶,在地面時,油比水輕,就會浮在水面上,而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則不然。 同學們手中瓶子里的液體漸漸形成分層,而王亞平手中的水油還是和之前一樣,沒有產生任何變化。怎么辦?王亞平向地面課堂的同學們“求助”。一名同學提議:“使用旋轉的方式,借助離心作用將水和油分開。”王亞平采納了建議。葉光富進行了演示,只見他將繩子系在瓶口,快速旋轉,不一會兒,瓶子里的混合液就分離開來了。 “小原理可以發揮大作用。空間站也有這樣的離心設備,用來分離和制備一些液體。很多復雜的設備都是簡單的科學原理,比如空間站里的陀螺儀。”王亞平又給大家補充了一個知識點。 展示完太空奇妙的液體現象后,王亞平開始最后一項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目的是描述牛頓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此時,一個可愛小巧的冰墩墩閃亮登場。王亞平將冰墩墩用手指輕輕一推,冰墩墩沒有下墜,而是慢慢飄向一兩米外的葉光富。葉光富接住后,又將其推向王亞平。冰墩墩在兩人之間來回做著近似勻速直線運動。 “同學們,我所處的空間站實際上圍繞地球飛行,那以你們的視角來看,冰墩墩做的還是近似勻速直線運動嗎?為什么呢?”王亞平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項課后作業。 王亞平為同學們演示完有趣的實驗后,接著,和葉光富一起介紹了空間站上的兩個新科學實驗柜——高微重力實驗柜和無容器材料實驗柜,展示了本次任務中開展的空間科學實(試)驗進展。 建設空間站的目的,就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也意味著可以把地球上的實驗室搬到太空。 “科學實驗是助力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學實驗柜是我們在空間站開展科學實驗的一個主要設施,等到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之后,我們將會增加更多的實驗柜,開展更多領域的科學實驗項目。到那時候,中外科學家都可以依托實驗柜來開展研究,中國空間站將成為造福全人類的太空科學平臺。” 葉光富說:“同學們,我們也熱切地期待你們能提出自己的科學實驗設想,說不定下一次在太空中展示的就是你們的實驗項目。” 互 動 師生問答充滿奇思妙想 最后的提問環節中,網友們和地面課堂的同學們拋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3名航天員一一作答。 “在空間站里流眼淚是怎么樣的?是像果凍一樣拉得很長,還是會蹦出來成一顆一顆的?” 王亞平回答:“眼淚無法像在地面時那樣自然地流下來,而是在眼眶中打轉,或者是在眼角。所以在地面上強忍眼淚故作堅強也許很難,但是在太空中我們就很容易做到。” “我們在空間站看到的月亮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嗎?” “我們空間站距離地球約400公里,地球距離月球38萬公里。在空間站上看月球跟在地面上看月球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因為沒有地球上的大氣和云的干擾,我們在空間站上看到的月亮更加明亮,更加清晰。”翟志剛回答。 “我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名能在太空中做實驗的科學家呢?” 葉光富鼓勵說:“隨著空間站的建成,將會有更多的科研人員到空間站來開展科學實驗,非常歡迎同學們未來到空間站上來做實驗,也可以把自己設計的實驗項目提交到空間站來,然后在地面上遠程操作。” 1節近1小時的太空授課在天地互動中很快過去,該到“下課”的時候了。 “同學們,未來屬于你們!”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希望同學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追夢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期待同學們繼續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探索科學奧秘,未來的空間站將由你們來建設!” 3名航天員分別給同學們送出祝福和期望后,對著鏡頭和同學們依依惜別,揮手再見。又一場充滿奇思妙想的太空授課,再一次撒下科學的種子,在億萬青少年的心里生根發芽。 天宮課堂第二課主要內容2 回放怎么看? 1、移動終端可點擊關注人民網視頻號預約觀看。 2、電視可進入央視綜合、新聞、少兒頻道觀看。 3、電腦可進入央視端觀看。 4、沒有時間收看直播的朋友們可在央視端等平臺收看直播錄像。 “天宮課堂”第二課定于3月23日15時40分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合進行授課。 這次太空授課活動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航天員將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等,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天宮課堂”第二課內容簡介 “天宮課堂”第一課授課時長約60分鐘,預計“天宮課堂”第二課授課時同樣約60分鐘。具體以具體課程安排為主。 “天宮課堂”第一課北京時間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并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 天宮課堂第二課主要內容3 3月23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進行授課,在軌演示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并講解實驗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 此次太空授課,在中國科技館設地面主課堂,在西藏拉薩、新疆烏魯木齊設2個地面分課堂。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 太空“冰雪”實驗使用過飽和乙酸鈉溶液,順著袋子管口擠壓出一個水球,然后用塑料棒碰觸就會形成一個冰球。這個液體球,長得像冰球其實是熱球。這其實是一個無水醋酸鈉實驗,與地面不同的是,在空間站由于微重力的作用,水球不受容器限制,結晶可以往外發展,與地面實驗結果相當不同。 液橋演示實驗中,水在表面張力作用下將兩個塑料板連接起來,在太空可用液體搭一座橋,非常生動直觀地展現出液體表面張力的特性。而地面上的液橋實驗是引入了電介質極化新機制,現象雖然看起來相似,但其實原理上并不相同。 水油分離實驗,將水油混合,一般情況下因為水的密度大于食用油,所以在地面當兩種液體混合之后,油會浮在水上面,形成穩定的分層現象。即使搖晃,靜置后也會分層。但在太空中自然搖晃后,水油并沒有自然分層。但太空中沒有重力和浮力,所以搖晃后,油會變成小油滴均勻分散在水中,這個過程就是離心機的工作原理。 太空拋物實驗奧運頂流“冰墩墩”高調亮相,它在空間站上被航天員拋出后,并沒有像在地面上那樣做拋物的曲線運動,而是水平飛出去了,這是空間站微重力環境最直觀的體現。 航天員還展示了用雙手擰一條沾濕了的毛巾,毛巾里的水形成一層水膜,附著在手上,像手套一樣,晃動也不會掉落。并把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手工藝——扎染,帶上了空間站。首先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操作,使被扎結部分保持原色,之后再用板藍根等染料對織物進行染色。最后打開的成色藍白相間,酷似降落傘。 太空扎染讓課堂中的同學們一飽眼福的同時也更加了解傳統文化,一起見證了千年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美妙融合。
文章TAG:天宮課堂第二課天宮課堂第二

最近更新

  • 紋痕的近義詞,紋痕的近義詞 交錯的近義詞 枯竭的近義詞 指望的近義詞 移居的近義詞

    紋痕的近義詞交錯的近義詞枯竭的近義詞指望的近義詞移居的近義詞皺紋交雜枯燥盼望分居皺紋交雜干涸期望遷移媽呀限制,枯槁,盼望,喬遷2,紋的近義詞是什么痕_360百科拼音:hén注音:ㄏ ......

    無錫市 日期:2023-05-06

  • 去字開頭的成語,去開頭成語有哪些

    去開頭成語有哪些2,去字開頭四字成語大全1,去開頭成語有哪些去開頭成語有哪些:去害興利、去食存信、去逆效順、去殺勝殘、去就之際、去惡務盡、去本就末、去住兩難、去甚去泰、去粗取精、去 ......

    無錫市 日期:2023-05-06

  • 投機取巧的意思,投機取巧不能投機倒把

    投機取巧“投機倒把”都可以用不正當手段達到目的;但是投機取巧重在“耍花招”;即通過狡猾的手段獲利;而“投機”重在“暴利”;也就是倒賣牟利,做事要踏實,不能投機取巧,”百科定義投機取 ......

    無錫市 日期:2023-05-06

  • 核心部門,工業的核心部門是

    工業的核心部門是管理層工程動力生產車間2,電子商務企業中核心的部門或職能是那些和傳統企業有什么不同核心部門?業務部,財務部,生產部。和傳統企業沒什么不同,只是業務員很少因為市場拓展 ......

    無錫市 日期:2023-05-06

  • 王重陽,我國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生于元和二年

    王重陽生于政和二年(1112),原名,后改稱蘇,王重陽我周游列國,收了七個徒弟,然后創辦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陽我覺得全真教畢竟還是屬于道教的,要講究清靜主義,但是王重陽的后代中,很少 ......

    無錫市 日期:2023-05-06

  • 大學生個人自傳,首次發表自傳談大學生活與工作

    按時間順序,可以先寫入學時的狀態,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經歷的事情,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績,離校時收獲的總結,感情的升華,比如魯迅自傳就是一部敘事性很強的優秀典范作品,我們認為自傳的作用 ......

    無錫市 日期:2023-05-05

  • 忌不自信翻譯,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翻譯

    本文目錄一覽1,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翻譯2,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翻譯3,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忌不自信一句用現代漢語如何翻譯1,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翻譯1.(1)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 ......

    無錫市 日期:2023-05-05

  • 快速的近義詞,快速的近義詞

    快速的近義詞迅速,急速,火速急速迅速。{0}2,快速的近義詞是什么迅速,快捷快捷快速的近義詞:快捷、急劇、急速、敏捷、火速、疾速、神速、趕快{1}3,快速近義詞快速近義詞:急速,神 ......

    無錫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盈江县| 湘乡市| 永丰县| 漾濞| 青海省| 林甸县| 惠安县| 杭锦旗| 东安县| 利辛县| 金寨县| 都江堰市| 五华县| 三河市| 富源县| 徐州市| 和政县| 北辰区| 从化市| 洪洞县| 麻栗坡县| 翼城县| 扎赉特旗| 射洪县| 略阳县| 睢宁县| 崇文区| 馆陶县| 金寨县| 巴彦淖尔市| 祁连县| 广东省| 汶上县| 洛阳市| 绥滨县| 阿尔山市| 丹巴县| 大埔县| 泉州市|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