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手術,地方三甲醫院是可以做的。但支架本身可能會發生支架內再狹窄,一旦發生就需要再次處理,包括進一步支架內支架,或藥物球囊擴張,“心臟支架術后的患者,一直藥物治療,病情也比較穩定,做過心臟支架的患者,在醫學上被稱之為PCI術后患者,三、支架風險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何況在心臟血管是操作。
1、做心臟支架手術,需要花費多少錢?
來源:新浪微博@蓮子醫生Dr導語事先聲明:都是真人真事,無戲劇加工,故事走向符合現實。今天早晨八點多,一個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術后并發再梗死的病人死了,四十多歲,五十不到,我看到的時候并不意外,因為這個人早就已經被同事默認會死了。不是因為病重,而是因為病人自以為「很有主見」,自以為「很會維護自己的權益」,
從此人入住開始,他就演示了一個完美的病人如何作死的范例。幾天前,病人入院半小時,確診急性心梗,廣泛前壁,主治醫師和病人及家屬談話。醫生:「你這個病是急性心梗,非常嚴重,廣泛前壁梗死,需要立刻手術,」病人:「我以前身體好得很!怎么可能心梗!我就是胸口有點疼!你說心梗,有什么證據?」醫生解釋了如何診斷心梗并提供相應檢查化驗報告。
用了半小時,大部分時間在被病人家屬糾纏無關問題,例如抽血多少錢,你為什么做了三次心電圖,是不是心電圖賺錢,病人家屬:「我看不懂!還不是你們說是什么就是什么!」病人:「你講要怎么搞吧。」醫生:「你這個病需要立刻手術,放支架!」然后用模型講了大概手術過程、目的,可能的并發癥,又用了半小時,病人家屬:「就是說血管堵了,你們要放個東西,把它撐開!那你能不能撐開了就把東西拿走,不放在里面,就便宜了吧?」這個病人家屬你很有想法,但這不是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辦到的!這時候病人的胸痛明顯加重,被送回病房,家屬繼續和醫生談話。
家屬:「手術大概要多少錢?」醫生:「現在沒有看到血管情況,不能定論,先交個兩萬塊錢,如果多了就退給你們,」家屬:「支架用進口的和國產有區別嗎?」醫生解釋了十分鐘。家屬:「用進口的你們是不是回扣多點?」醫生:「今天我科有十二臺手術要上,如果你還不能決定是否手術,臺次不能安排,下個病人上去后你就要再等,病人不見得能等的起。
」家屬抱怨了幾句,意思是醫院真黑,然后終于簽字手術,然而下一臺手術已經開始,所以這個病人只能繼續等,因為胸痛更厲害了,家屬大罵醫院耽誤治療。急診手術安排在能排到的最早,造影提示病人冠脈三支血管病變,前降支狹窄99%,右冠60%,回旋支75%,急診手術在前降支放了三個支架后,病人癥狀緩解,安返病房,等等!手術后病人按例一律入住CCU(監護室),病人家屬表示反對,一天一千塊錢誰住得起?!必須不住!于是病人躺在平車上,在走廊進行漫長的等待。
床位醫生,主治醫師,主任醫師,科副主任先后與病人家屬談話,病人及家屬堅持不住CCU,「做個手術不就好了嗎?住什么貴病房!都被你們把錢花完了!」「術后病人最好在CCU監護幾天,平穩后轉出普通病房。」「普通病房才十幾塊錢,CCU一千!你們搶錢啊!」類似于上述對話重復多次,總之無論如何病人一家就是不松口,最后給予全程談話錄像及簽字,
2、心臟支架手術,地方三甲醫院能做嗎,技術成熟嗎?支架是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
心臟支架手術,地方三甲醫院是可以做的。對于一般的病變,技術方面應該都是成熟的,對于部分復雜病變,地方三甲醫院做不了的,可以到省級三甲醫院去看看,可能有機會行支架植入手術。支架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好?醫生在選擇支架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適合病變長度和直徑的支架,其次才是廠家,其實,目前上市的支架,不論國產還是進口的,質量都是得到認證的。
3、冠心病支架是什么?做支架手術的費用、風險、使用壽命分別如何?
一下子問了關于冠心病支架最常見的幾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一篇文章,回答簡單,有人會說,回答詳細也有人會說。心血管介入醫生,盡量把這四個問題能用最簡單的言語表達清楚,一、冠心病支架:心臟血管狹窄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心絞痛,完全堵塞就是心肌梗死,最大劑量的藥物有時候也無法解決嚴重狹窄引起的心絞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道理很簡單,把狹窄的血管通一通不狹窄了,血流恢復正常流速了,自然心絞痛就會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