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邊韶說老子是楚相縣人,還是司馬遷說老子是楚苦縣人,都表明老子故里在今安徽渦陽。西晉末年(316),朝廷發生“八王之亂”,西北少數民族攻滅西晉,晉朝東遷,國都由洛陽遷往建康(今江蘇南京),大批中原人口隨之遷往南方,其中河南人口占很大比例;2,唐朝末年,“安史之亂”發生,安祿山叛軍攻占東都洛陽,河南成為戰爭的主戰場之一,大批河南人口遷往南方,成為“客家人”的祖源之一;3,元朝末年,河南是元軍和明軍作戰的主戰場之一,人口大量損失、外遷;4,明朝末年,河南是明軍和李自成起義軍的主戰場之一,因戰亂和旱災、洪災、瘟疫等災害,河南人口大量損失、外遷;5,明末清初,河南人口有一定的損失和外遷。
1、嬴政到底是哪里人?
一般而言,問一個是哪人,可以有三種回答。一是出生地,二是現在戶口所在地,三是祖籍地,秦始皇的出生地是在趙國首都邯鄲,作為秦國王孫的他之所以會生在邯鄲是因為他父親子楚作為人質留在趙國。戶口所在地肯定是在秦國都咸陽,他后來回了秦國,還成秦王,始皇,祖籍地,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是呂不韋的兒子,則祖籍地是楚國,一種認為他是秦王子楚的兒子,則祖籍地仍是秦國。
2、老子、莊子、曹操到底是安徽人還是河南人?
提要:《史記》記載老子出生地在楚國苦縣,大量歷史典籍和文物資料證明:老子時代的楚國苦縣就是今安徽渦陽。歷史上武平、鹿邑與苦縣、谷陽、真源始終并存,并同屬一個地區,武平就是今鹿邑,苦縣、真源就是今渦陽。今本《水經注》把苦縣錯置于譙城西部,是造成老子故里爭論的根本原因,陳橋驛教授和王振川先生考證古谷水就是渦河支流武家河,糾正了《水經注》的錯簡。
還原老子故里楚國苦縣于譙左,就解決了老子出生地的紛爭和困惑,?關鍵詞:老子故里楚國苦縣譙左渦陽《水經注》錯簡一代圣哲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自古至今一直深受世人尊崇。司馬遷《史記》說:老子是楚國苦縣人,可是,老子時代的楚國苦縣,在現在的哪一個地區,考證和理解出現了分歧。
安徽渦陽,還有河南鹿邑都說自己是老子故里,目前在學術界兩說并存,老子出生地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必須通過嚴密考證,得出一個準確而明晰的結論。本文列舉十大證據,解開歷史謎團,證明老子出生地就是今安徽渦陽,(一)楚國作證苦縣在楚國。考證老子故里,首先要考證楚國,歷史資料記載:在老子時代,今渦陽屬于楚國,而鹿邑屬于陳國。
老子生活的春秋后期,楚國和陳國西北地區邊界是城父,《春秋左傳》有如下記載:1)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秋,楚人伐陳。”“秋,楚成得臣帥師伐陳,討其貳于宋也,遂取焦、夷,城頓而還。”焦、夷二地本屬陳,焦即今亳州譙城,夷即今亳州城父。因陳與宋國暗中來往,公元前637年,老子出生之前66年,楚國討伐陳國,奪取了陳國的焦、夷二地,在頓建城,
今鹿邑那時稱作鹿鳴,鹿鳴在焦以西一百多里,屬于陳。2)襄公元年,(公元前572年):“晉師自鄭以鄫之師侵楚焦、夷及陳,”“秋,楚子辛救鄭。”公元前572年,就是老子出生的前一年,晉國軍隊進攻楚國焦、夷二地,但未得逞,焦、夷也仍是楚國屬地。3)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楚“王執伍奢,使城父司馬奮揚殺太子,未至,而使遣之,
三月,太子建奔宋。”公元前522年,老子49歲,楚王為其太子建取秦女為婦,奸臣費無忌見秦女極其美麗,因勸楚平王自己娶秦女,楚王從之,把太子建的老師伍奢抓了起來,派城父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司馬奮揚事先派人通知太子建,太子建奔宋逃亡,這一段史料表明,城父仍然是楚陳邊界的重鎮。4)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傳》:“六年春,吳伐陳,楚子乃救陳,師于城父,
”“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將救陳。”公元前489年,老子已經80多歲了,楚昭王親率大軍到城父,因吳國伐陳,楚國戰也不利,退也不利,這進退二難中,楚昭王病死于城父。此時城父當然也仍在楚國手中,楚國在公元前637年從陳國奪取了今天的亳州和城父,到公元前489年還一直占領城父,前后有148年,說明此地處于楚國一直未變。
城父東南之地是楚國苦縣,城譙城西幾十公里的鹿鳴一直屬于陳國,春秋時代,陳國沒有苦縣和相縣,有史可查。公元前479年,楚國消滅了陳國,一直屬于陳國的武平、鹿鳴,即今鹿邑地區,才開始歸屬楚國,這時老子如果健在,也已經92歲了,但是鹿邑方面并不能以此為據,把老子出生地楚國苦縣說成在他們那里,二、相邑作證《戰國策·秦四》:“魏將出兵,而攻留,方與、銍、胡陵、相、碭、蕭,故宋必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