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認為濟源和洛陽的情況還是大有不同的,首先濟源距離洛陽吉利區雖然只有十幾公里,但受山脈阻隔,也不能進行城市建設;再者濟源距洛陽主城區40公里,從濟源和洛陽的實力來看,實現軸向發展也不太現實。濟源位于洛陽北部,在縣級來講綜合實力較為雄厚,因此洛陽增加對濟源的吸引力,推進一體化發展,不僅可以使洛陽有效建立起都市圈,也能方便濟源人民的生活出行,提升城市影響力。
1、假如洛陽,三門峽,濟源能合并成立大洛陽,那在河南將會怎么樣?
感謝邀請,首先我覺著這三個地市不會合并,其次即使合并在河南也是位居第二位,與現在洛陽在河南省內的地位相差無幾。在經濟上,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三門峽和濟源的綜合經濟實力較弱,即便加上洛陽也很難撼動現在省會鄭州的地位,并且合并后的大洛陽在交通和政策上與鄭州相比不具有優勢,在將來的發展則多更多的依靠洛陽工業基礎,交通的不方便也就促使洛陽對于周邊地區的輻射能力非常有限。
而現在三門峽打造豫晉陜金三角的發展規劃已經明確,濟源打造旅游宜居小城的目標也很鮮明且人均GDP在河南排第二位,這些都暫時無法與洛陽產生聯動作用,所以無論是從經濟增長的發展點來看,還是從建立大經濟都市看,合并在河南都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在發展政策上,洛陽作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承擔著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任務,但帶動發展的同時也不能犧牲當地的發展特色。
三門峽位于三省交界處,在工業基礎方面相對薄弱,但對于聯系三省的貿易往來,發展本地農牧業具有優勢,而濟源自從在焦作分離開來,發展成果日益顯著,旅游資源豐富,使得人均GDP位居省內第二,使當地人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在建國初期因歷史原因就是分大區管理,后來局勢穩定后就做小做細進行拆分,現在的發展政策還是依據本地特色精準發展,濟源的分離就是例子,如果在資源不能更合理的利用和分配下,一味地合并則更難加強對周邊的管理,畢竟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在經濟上也不能真正做大做強。
2、河南濟源這個城市怎么樣,能發展成國際化大都市嗎?
河南社會資訊達人,豫州記為您解答,首先,可以明確的表明濟源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工業基礎深厚,人均收入連續多年穩坐全省第二把交椅,那么濟源有發展成國際大都市的可能嗎?就目前而言可能性極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濟源因濟水之源而得名,北隔太行與晉城相接,南隔黃河與洛陽為鄰,西有中條山通運城,東與焦作息息相關。
濟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源地,還曾擔任過上古時期夏少康的都城,但濟源到今天依然是個小城。1997年才升為省直管縣級市,到2005年才升格為18省轄市之一,濟源歷史是悠久的,但是現代化城市濟源還很年輕。目前城市規模依然很小,行政地位為省直管縣級市,下轄只有鄉鎮沒有縣,但是雖為縣級市,卻相當于副地級,政治資源傾向明顯,
濟源的經濟發展還是很好的,目前境內有上市公司三家,現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等工業生產體系。但是濟源離國際大都市距離依然遙遠,首先濟源在交通方面便吃著大虧,沒有航空港,沒有高速鐵路,連火車都不便利,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但濟源生活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好,與大山為伴,可以是一個非常優質的生態之城。以上就是我的分析,想了解更多河南資訊,歡迎關注豫州記,
3、洛陽濟源兩地推進一體化發展: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示范區,你怎么看?
感謝邀請,關于洛陽濟源兩地推進一體化發展的會議是在5月31號召開的,目前還處于討論階段,濟源和洛陽在地理位置上確實很近,但受地形限制,我認為在一體化推進中也會有很多困難。濟源和洛陽一體化建設只能是以點帶面像鄭汴一體化建設則是采用軸向發展的思路,鄭州建設東區、開封發展西區,最終實現聯合,但我認為濟源和洛陽的情況還是大有不同的,首先濟源距離洛陽吉利區雖然只有十幾公里,但受山脈阻隔,也不能進行城市建設;再者濟源距洛陽主城區40公里,從濟源和洛陽的實力來看,實現軸向發展也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