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又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大敗魏軍,并生擒龐涓城濮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的簡介,城濮之戰主要人物是晉文公,對方是楚國,楚國大敗,成語是退避三舍,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的主角都是孫臏,桂陵之戰流傳的成語是圍魏救趙,馬陵之戰中魏國的龐涓戰敗自殺,兩場戰役都是孫臏所在的齊國大勝,魏國失去了中原強國的地位。
城濮之戰主要人物是晉文公,對方是楚國,楚國大敗,成語是退避三舍。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的主角都是孫臏,桂陵之戰流傳的成語是圍魏救趙,馬陵之戰中魏國的龐涓戰敗自殺,兩場戰役都是孫臏所在的齊國大勝,魏國失去了中原強國的地位
長平之戰,是前262年-前260年間,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占長平,并且坑殺趙國40萬降兵。長平之戰是中國東周戰國時代的一場大規模野戰,前后耗時三年。這場戰役,以秦軍戰勝,趙軍戰敗告終。長平之戰是為戰國形勢的轉折點。此戰后,六國均不再有單獨對抗秦軍的實力桂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齊國攻擊魏國以援救趙國(即圍魏救趙)的戰役。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趙,國內空虛,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果然誘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又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大敗魏軍,并生擒龐涓
3、戰國時期發生了哪些著名戰役?1、城濮之戰:晉文公與楚成王。確立晉國霸權,(退避三舍)2、鄢陵之役:晉楚大戰,晉國勝。3、吳楚之戰:吳王闔廬、孫武、伍子胥對楚昭王,吳國霸權確立。4、勾踐滅吳:夫差自殺,吳國滅亡,此戰出了好幾個成語:臥薪嘗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5、桂陵之戰:孫臏圍魏救趙,龐涓回救,在桂陵(河南長垣)陷入埋伏,大敗而歸,6、馬陵之戰:孫臏對龐涓,龐涓再中圍魏救趙之計,被射死。7、樂毅伐齊:五國聯軍一口氣攻下齊國七十余城,只剩下即墨(山東平度)、莒城(古莒國,山東莒縣)兩個邊遠城市,仍由殘軍據守,8、田單破燕:樂毅圍攻即墨(山東平度)五年,不能攻下,他改用懷柔政策,企圖使即墨自行崩潰。騎劫代替樂毅后,強行攻城,即墨守將田單用他新發明的秘密武器“火牛陣”反擊,9、長平之戰:秦軍抗殺趙國俘虜40萬,趙國從此衰落,秦國統一大業再無障礙,水到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