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共4.7億,而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項目是90億,整整差了20倍,人家光上10億的項目就有5個。兩校不合并,為了沖擊985院校,兩個大學都開始合并醫學院,當時的同濟醫學院是想跟著武大混,因為武漢大學是綜合性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是工科性大學,不過同濟大學有一個要求。
1、為什么會有上海同濟醫院和武漢同濟醫院之爭?
不存在之爭,華中科大大仁大義,同濟大學心胸狹窄!同濟大學起源于醫學,但上世紀五十年代院校調整時,其醫學院和附屬同濟醫院整體搬遷至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并后定名中南同濟醫學院,同濟大學得到了其他大學調入的土木建筑類專業,為土木建筑類工科大學。本來武漢、上海兩校相安無事,問題就出在世紀之交的大學大合并,
當時同濟醫科大學由衛生部直屬變成湖北省屬,211也未進,擺在前面三條明路,一是被武大吞并(不甘),二是“回歸”上海(只是老一代有情結,年輕一代無感覺),三是獨立辦學(脫毛的鳳凰不如雞,面臨和省里親崽湖北醫搶食的命運)。其實上面三條路都不理想,最后同濟醫大的管理層和大部分師生被華中理工的朱九思等元老和學校管理層感動(完全同意合校要求),兩校聯手外加武漢城建合組華中科技大學,
2、同濟和武漢大學該怎么選?
雖然同濟大學在上海,武漢大學在武漢,上海的經濟比武漢發達,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濟大學全國第幾?武漢大學全國又是排名第幾?這還需要說么?大公司都只認名校,不管你在哪個城市讀書的?只在意你是不是讀的名校而已,所以說同濟大學跟武漢大學不是一個檔次的,同濟想超過武大,先進全國前十再說,因為工作只認學校,不認城市,任何城市都一樣,只要是知名名校就行。
3、武漢同濟醫院是屬于哪個部門管理?
武漢市的“同濟”、“協和”兩家醫院的級別都非常高,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它們被劃入了“華科大”——華科大是“部屬”高等院校;水漲船高的兩家醫院,當然也就不屬于武漢市管理了,兩年前,這兩家醫院是不對武漢市職工醫?;蛘哒f武漢市城鎮居民醫保的;換句話說,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上述患者必須全費。和武漢市另外一家“三甲醫院”《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現在叫《中部戰區總醫院》)一樣,幾年前是不對武漢市職工醫保和武漢市城鎮居民醫保的,
在武漢市民強烈要求以及有關部門協調下,這兩家醫院的各個科室以及病床才逐漸對武漢市醫保開放——所在地的市民老百姓才慢慢享受到了優質醫療資源。不過也有例外;同樣“掛靠”在大學的其它醫院就不一樣;比如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三甲醫院”自始至終對武漢市醫保;其中的緣由不得而知,隸屬關系不一樣,醫院劃撥的經費渠道不同,直接決定了醫院的“硬件”(基建、醫療器械)的水平和醫院的規模;其次,隸屬的級別不一樣,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待遇也是天壤之別;同樣都是“三甲”,同濟、協和醫院的醫生都是教授副教授,比起其它醫院的主任副主任醫生來不僅僅“名頭”響亮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的工資待遇不在一個頻道。
4、湖北重金給華科大同濟醫院投資,武漢大學怎么想?
近期,有一個新聞,引起了眾多華科老校友和武大老校友的討論,湖北重金投資同濟醫學院相關醫院,總金額高達90億,而湖北給武大的醫學院投資卻非常少,今天就來看看這個現象,那就是當年武漢大學放棄合并同濟醫科大學,是一個絕大的錯誤,而華中理工大學合并了同濟醫科大學,可謂窮小子遇到了白富美,雖然當年華中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同濟醫科大學只是衛生部直屬的普通院校。
咱先看看2020年到底湖北投資了多少錢給醫學院,,湖北省發改委官網公布了《省發展改革委關于華中科技大學應急防控P3實驗室及檢測中心項目建議書的批復》,其中關系到華中科技大學的項目有11項,而武漢大學只有一項。那么11項多少錢呢?說出來嚇一跳,總共近90億,光超過10億的項目就有16.8億,華中科技大學實施應急防控P3實驗室及檢測中心建設項目11.1億,華中科技大學實施高端生物醫學成像檢測中心項目19.8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金銀湖院區)實施國家區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設工程13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實施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疑難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