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一年之后,基本運營平穩,一年之中換過運營團隊和廚師團隊,現在月營業額在12萬-15萬之間,但是每月總成本也都上十萬,盈利很微薄,甚至在每年的春節月都是虧損的,按季度分紅,實在是賺得太少了,在考慮轉股退出。作為消費者確實覺得現在隨便進一家環境好點的店里吃東西,菜品單價都很貴,但對于老板而言,這樣偏高的定價其實還是賺不到錢。
1、農民一年能掙多少錢?
十億人口,八億在農村。農村人是中國大地上隊伍最龐大、收入最少的群體之一,他們臉朝黃土背朝天,土里刨糧,在農村,一年辛苦下來,人均不過千元,還得是最近幾年,我有一個叔叔一輩子務農,十幾年前,我見到了這位滄桑的叔叔,比魯迅筆下的閏土還。閑談中,他對農村政策非常滿意,說國家解決了三農問題,免除了土地稅,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問及收入時,他高興地說,一年咋也收一千多元呀。那可是一個家庭,一年下來的收入,還帶著一臉的幸福感,我聽了心里酸楚極了。接著他又給我講了一個不是故事的故事,去年他家地里全部種的玉米,秋后,收糧的到地頭上收糧,不用肩挑背扛送了,他一次就賣了一半,收入四百多元。這四百多元錢一分也沒舍得花,冬天他病了,去診所看病花了不止四百,半年的收入就這樣沒了,但診所不收,硬說他的錢是假的,他百口難辨,一氣之下找回女兒跟診所理論,
在女兒的一再追問下才知道這是在地頭賣玉米的錢。唉,粒粒飽滿的玉米被人家用假鈔買走了,叔叔連個藥費都沒得交,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農村一個家庭供出一個大學生,幾乎到了把值點錢的東西都買了的程度,一點都不夸張。農村的孩子畢業后,特別是男生,買不起房,拿不出彩禮,找對象難呀,農村的家長沒給兒女買房,沒花彩禮,唯唯諾諾,不敢去城里的兒女家呀。
年輕力壯的被迫告別土地去打工,干著最繁重的活,掙幾個血汗錢,相繼,又出現了新的矛盾——拖欠工資,工傷、藥費問題,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問題,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政策關懷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一定的遏制;留守兒童跟隨打工父母異地入學問題也有了著落;只是留守老人還在孤獨中翹首盼望著。當然,在農村,農民也有暴發戶,但那僅僅是屈指可數的,
2、開店的朋友來聊聊你開的什么店?投入了多少錢?一年利潤多少?
講幾個這兩年我自己和我身邊的朋友開過的那些店吧。1、奶茶店為什么我回答了很多要不要開奶茶店的問題,都說不要開不要開,因為真的是血的教訓,我們股東團隊一共6個人,大股東是發起人,出資15萬,占股37.5%,其余都是小股東,小股東每人出資5萬,每人占股12.5%,所以我們的總投入是40萬。我們這個奶茶店是加盟的,加盟了一個杭州的垃圾品牌,形象是個小和尚的那家,為什么說它垃圾,因為后來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家賣加盟的公司,不是一個賣產品的公司,加盟了之后,裝修費大吃一筆,然后后續的服務指導和產品更新都完全更不上,品牌選擇失誤是我們的敗筆之一,
還有我們的選址,選在萬達商場的一個冷清的角落。本身品牌就沒有吸引力,萬達也沒什么支持,并且萬達還經常各種找茬,也是經過這個事,我們都變成了萬達黑,所以選址又是我們的敗筆之二??傊?,賺錢別想了,我們也是沒想到,業績最好的就是開業的那三天。后續每況日下,我們17年五一開業,月月虧損,想盡了各種辦法,都無力拯救,最終股東團隊決定止損,當年國慶正式停業。
半年時間宣告所有的錢都虧掉了,2、打造第三空間的咖啡店很多人都有一個開咖啡店/屋的夢想,所以當我有機會接觸到一個咖啡店的投資項目,就投入進去了。項目發起人和運營方以200萬作為投資標的,我投入10萬,占股5%,這個項目發起人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股東,只有投資10萬(含)以上的才能在工商登記,10萬以下的都是簽代持協議和一致行動人協議。
這家咖啡店兩層樓,總面積500平左右,簡歐風,小清新,營業時間10:00-23:30,初期只有咖啡、果汁、果茶、英式茶、松餅,后來合作了一家中央廚房,請了兩個廚師,現在有三明治、意面、炒飯、薯條等西式簡餐和小食,客單價相對于初期只有喝的提高了不少,開店一年之后,基本運營平穩,一年之中換過運營團隊和廚師團隊,現在月營業額在12萬-15萬之間,但是每月總成本也都上十萬,盈利很微薄,甚至在每年的春節月都是虧損的,按季度分紅,實在是賺得太少了,在考慮轉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