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鄉鎮公務員辛苦一輩子,也沒實現副科實職。如果一名公務員自鄉鎮做起,一般要經歷副股級、正股級的歷練,方能晉升副科級實職,19年6月新的職務職級并行以來,有些鄉鎮公務員有機會晉升四級、三級主任科員的職級,對于普通的市直機關公務員來想要今后在領導崗位成長,需要努力成為副科級實職,也就是內設科室的副職。
1、對于鄉鎮公務員,副科真的是天花板嗎?市直單位公務員起點如何?
只能說,鄉鎮副科是“一道坎”,不能硬性地稱其為“天花板”。在市直單位,想要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起點是副科實職,第一、先說鄉鎮。以普通的鄉鎮來說,是正科級規格,鄉鎮黨委書記、鎮長、人大主席是正科級,其他的副職人員,包括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和副鎮長等,都是副科級實職。在體制內,副科實職貌似看著官不大,但如果放到鄉鎮這個地域范圍內,副科級實職算是有頭有臉的父母官了,
對于普通鄉鎮公務員來說,能夠晉升副科實職,意味著進入班子副職行列,具有一定的話語權,確實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有一定的難度。造成這一情況,主要是由于鄉鎮的正科級規格所限,內部還設置了“正股級、副股級”兩個并未被國家法定承認的干部級別,以便干部層級能夠更好地與實際管理現狀相適應,如果一名公務員自鄉鎮做起,一般要經歷副股級、正股級的歷練,方能晉升副科級實職。
從這個角度來看,副科實職對于某些人員來說,確實是“天花板”了,很多鄉鎮公務員辛苦一輩子,也沒實現副科實職。2019年6月新的職務職級并行以來,有些鄉鎮公務員有機會晉升四級、三級主任科員的職級,雖然職數有限制,但好歹有盼頭。目前有一個較好的背景形勢:大力提倡干部隊伍年輕化,從這次換屆來看,很多90后的正科級鄉鎮黨委書記、鎮長已經出現。
對于這些人員來說,“天花板”是什么根本無法預測,第二、再說市直。如果以普通的地級市為例,市直單位(部門)的規格是正處級規格,單位內設若干科室,屬于正科級規格。對于普通的市直機關公務員來說,想要今后在領導崗位成長,需要努力成為副科級實職,也就是內設科室的副職,地級市的市直機關公務員性價比較高,沒有鄉鎮和縣級的繁雜,比不上部委和省廳的綜合統籌,公認比較舒服。
2、市直公務員的工資是不是比鄉鎮公務員的要高,待遇要好?為什么?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首先說說我自己吧,我在市直事業單位工作,身邊接觸的人和朋友大多是G務員,我們這里的公職人員工資全額財政撥款,地方經濟困難,沒有年終績效。所以各個崗位收入差距不是很大,除非某些單位的某些崗位,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您說的市直單位G務員工資高于鄉鎮,在我們這里真的不見得,同一級別的G務員,鄉鎮還要高于市直單位,因為鄉鎮的G務員有點補貼,我一個朋友在我們市比較遠的一個鎮上,鎮D委委員,組織委員,副科級,目前到手8200左右,我還于一個朋友市發G委能源科四級主任科員,算是享受副科待遇吧,到手8000左右,有時候還不到。
但是市直單位的G務員發展可能要比鄉鎮好一點,在鄉鎮工作,除非在自己家門口,不然的話還是找機會向上走走,發展空間要大一些,一個鄉鎮就那么幾個職位,S記、鄉鎮長、人大主席正科,還有副書記、J委書記、人W部長、幾個副鎮長,大的鄉鎮應該配備多一些,但也多不到那里去。但是市直單位就不同了,就拿我們單位來說吧,一個正處級事業單位,十一個科室,這就是十一個正科級干部,每個科室一個主任科員正科虛職、一個副科實職、一個副科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