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我就是武漢人,對于黃陂話,絲毫沒有聽力障礙,可以這么黃陂話早就融入武漢話之中,應該不存在武漢人聽不懂黃陂話的問題,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
1、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是為什么?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會說武漢話,這不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漢賺錢也就行了。標準的武漢話還要數老年一代人,現在不會說武漢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武漢不是以往的武漢了,已成大武漢了。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小巷到大街,從菜場到商場及各層面都是用普通話交流融合,四面八方的人在武漢創業,生根開花結果,顯然離不開普通話。
2、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3、在武漢,江夏人為何聽不懂黃陂話,不都是武漢口音嗎?
我就是武漢人,對于黃陂話,絲毫沒有聽力障礙,可以這么說,黃陂話早就融入武漢話之中,應該不存在武漢人聽不懂黃陂話的問題。在武漢,黃陂話,蔡甸話,孝感話,等等,與武漢周邊縣市的話語,作為武漢人,應該都是能聽懂的,要說比較聽不懂的,只有大冶話,假如說,武漢人,聽不懂黃陂話,估計,這類武漢人,不是武漢、甚至不是武漢周邊縣市的人,而是居住武漢時間不久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