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鵝最大的問題是鵝食,5畝多地,被300只鵝搞得寸草不生,種的草長不及來喂鵝,只能買米糠和紅薯混合喂,但是鵝的食量真的有點大,每天要煮7、8鍋的鵝食,還不是很足呢。養殖戶最愁的還是銷路說說我是怎么做的吧,本身是做鹵菜的,烤鵝也會,雖然做出來賣利潤高很多,但是銷量不大,在農村市場上一天最多的時候能賣4~5只烤鵝,鹵的沒什么人吃。
1、哪里人最喜歡吃鵝?
你問我哪里人喜歡吃大鵝?我咋回答你呢?我只能說:“地球人都喜歡”!也可以說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釋迦牟尼見了也把頭抬!”但是,吃大鵝是有學問的,起碼你要懂基本的常識。大鵝分“笨鵝”和“飼料鵝”,單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農民自己飼養的大鵝,是從每年春天的三、四月份出雛,一直養到十一月份下雪天了,才殺掉,生長周期基本都能達到兩百天左右。
最主要的是農民自己飼養的大鵝,絕對不會喂飼料的,純糧食喂養,這樣的大鵝肉細膩,少油。特別是用東北的特色美食——“酸菜”燉的大鵝,那更是撲鼻的香啊!市場上的大鵝,基本都是飼料鵝,一百天左右就出欄了,而且,喂的都是含有激素的飼料。肉質生硬,粘稠,會比笨鵝出油多,大鵝的吃法有很多種——燉酸菜、燉土豆、燉粉條這都是東北人最愛的吃法。
2、河南哪個地方的人最懂吃,最會吃?
就河南一般群眾家庭來說,最會吃的應該是信陽人,我家在豫中從小生活都比較節儉,過去比較貧窮的年代,一般平常吃不到肉,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割上二斤肉,平常吃油也很少,家里炒菜基本不用油,而是在炒熟以后滴上兩滴油,來客了,要么是包餃子,要么是炸油條撈面條,根本沒有什么菜。信陽地處豫楚交界地,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
3、農村養鵝銷路在哪里?
農村養鵝在農村,養殖業一直是個比較熱門的話題,有場地的幾乎都會樣些雞、鴨之類的家禽,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養鵝的比較少,是因為鵝的銷量不好呢?還是鵝本身不好養?三年前筆者也養過鵝(租別人的地,現在他自己養了),但是不多,大大小小300只左右。養鵝最大的問題是鵝食,5畝多地,被300只鵝搞得寸草不生,種的草長不及來喂鵝,只能買米糠和紅薯混合喂,但是鵝的食量真的有點大,每天要煮7、8鍋的鵝食,還不是很足呢,
養殖戶最愁的還是銷路說說我是怎么做的吧,本身是做鹵菜的,烤鵝也會,雖然做出來賣利潤高很多,但是銷量不大,在農村市場上一天最多的時候能賣4~5只烤鵝,鹵的沒什么人吃。還有就是天天在市場上混,喜歡吃鵝肉的,知道我家養著有不喂飼料的也會賣一些,這兩個渠道的銷量用手指頭都數的過來,多一些的我是找了家殺鵝的場子,他們自己開車過來拉,比市場少5毛錢一斤。
我自己要做熟食,所以賣給他們的也少,綜合,不管你養多少,一定要讓別人知道,你家養了鵝,可以分享一下養殖的過程,有時候多一個人知道可能就多了一個銷售的渠道,做的邊養邊宣傳,等鵝養大了不會那么被動,重要的還是多考察當地市場,因為你剛剛開始養不可能一下養很多,要是本地市場沒有需求的話建議還是多考慮考慮以上是個人養鵝經歷,希望對你有一點點幫助,預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