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個大家庭養育著近億人口,負重前行,在經濟發展上很不均衡,哪里都有富的地方窮的地方,哪里都有窮人富人。這種說古代最富有的省份一說很不科學,古代地方行政區域劃分的歷史中“省”這一級別的行政區劃出現的非常晚,梳理一下清朝最富省份發展的順序如下。
1、河南最富和最窮的城市是哪個?
感謝邀請,河南的GDP現在已經位居全國第五位,但是由于河南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均GDP占有量較小,所以我認為能夠體現一個城市真正富裕不富裕的還是人民的經濟收入水平,因為在國際上評價一個國家是否發達,也是看這個國家的人均收入。根據2017年統計的數據,鄭州是河南最富裕的城市,其占河南GDP五分之一的體量也是公認的最富裕城市,
鄭州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有著太多太多的優勢條件,政策、交通、人口,可說是集河南優勢于一身,河南人民辛勤積累起來的一座新興大都市。鄭州目前也越來越注重帶動全省的發展,盡力承擔著國家中心城市的責任,在經濟發展中持續助力周邊地區的發展,最終實現以富帶貧,共同富裕的目的,依照這個標準,周口的人均GDP最低,可以說是最貧窮的城市了。
我現在身在周口,也看到了制約周口經濟發展的很多因素,周口人口近千萬,卻沒有發達的交通,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也少有旅游景點,在政策上更是鞭長莫及,如此種種,無不在阻礙著周口的經濟發展,但是周口的農村建設,城市建設也很有成就,我在這里半年,走過一大半的區縣和農村,看到既有破敗無人的老房子,村里還是土路坑坑洼洼,也有村里干凈整潔,一座座小洋樓拔地而起。
這就說明,周口地區富人多,但是窮人更多,整體平均,就顯得低于全省各個地市了,河南這個大家庭養育著近億人口,負重前行,在經濟發展上很不均衡,哪里都有富的地方窮的地方,哪里都有窮人富人。并且這個情況還將長期存在,有人說河南就是中國經濟的縮影,我想也大概就是這樣,真希望在將來能更快實現富在民,強在國吧,活躍在豫中地區,與你分享更多的本地資訊,我是海域藍豚,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謝謝!。
2、古代最富有的省份指哪里?有何依據?
這種說古代最富有的省份一說很不科學,古代地方行政區域劃分的歷史中“省”這一級別的行政區劃出現的非常晚,要想了解歷史上那個省份最富有,最關鍵兩條是“省”級行政區域劃分的確立和中國經濟中心的轉移,缺一不可。中國歷史地方行政區劃的演變,商朝時期,商朝的君主管轄王城及其附近地區,其他則分封給各級領主,各級領主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有軍隊、征收賦稅等,這時可以稱之為采邑制度。
最早出現的地方行政區域劃分的是“縣”,根據歷史記載,最早出現“縣”的的名稱是楚文王、秦武公時期,大約在公元前七世紀,楚文王時期消滅了申國、息國,然后在這兩個地方設置了“縣”,幾乎在同一時期,秦武公消滅邽戎、冀戎等,在這些地方也設置了“縣”。“郡”則是在春秋晚期才出現,這時的“郡”和“縣”不是同級別的,“郡”要小于“縣”,如記載: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這是趙簡子(公元前五世紀左右)所說,很明顯,縣要比郡的范圍要大。春秋戰國時期,地方行政區域劃分比較混亂,各種劃分同時存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后,才有了郡縣兩級制度。從此之后,地方行政區劃才進入正軌劃分時期,如下:1、秦朝、兩漢時期,郡縣兩級制度;2、魏晉南北朝時期,州郡縣三級制度;3、隋唐五代時期,府州并列和縣兩級區域劃分,又有軍監制度、節度使制度、藩鎮制度、道路制度等,地方區域劃分比較混雜,
4、宋時期,州府縣兩級制度為主,同時設置了“分路制度”,類似于現在的“省”級區劃,但沒有形成定制。5、元明清時期,行省制度,省、州府、縣三級,行省制度是元朝正式推行,中央設置中書省,下設行中書省;明朝初年進行改革,行中書省改成了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由于元朝的習慣,民眾稱之為“省”,省是這樣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劃分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