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筆寫細字是功夫,而細筆寫粗字,神仙也難為。往往初學硬筆書法的人士,看到別人的硬筆書法好看,自己就臨帖別人的字練,硬筆書法是一切書法的基礎,如果硬筆書法寫的不好,奉勸你最好不要再練軟筆書法,因為一切書法來源于書上的宋體字的結構演變而成各種書法。
1、硬筆書法的筆畫粗細是怎么寫出來的?
硬筆書寫的點畫要達到有粗有細、肥瘦相間的效果,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小技巧。第一,筆的選擇,一般來說就是“就粗不就細”。如果用鋼筆,就用筆尖稍粗一些的;如果用中性筆,筆尖要大于0.7,最好是用1.0的,粗筆寫細字是功夫,而細筆寫粗字,神仙也難為。有的朋友擔心,1.0的中性筆墨流過于酣暢,筆法筆勢不好控制,有一個解決的辦法,新買的中性筆,把筆帽打開,先放上兩天,然后再拿起來寫,就會只濃而不酣了,
書友不妨一試。第二,指腕之力,指腕馭筆之力的增減是實現點畫粗細變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技術含量最高、最難以掌握的核心技法。這個好理解,需要粗的點畫就加力提按硬筆,需要細的點畫就減小指腕執筆之力,難度在于粗細點畫轉換的協調自然、連貫順暢,要達到這個效果,沒有其他的好辦法,只要靠勤學苦練,達到一定的熟練度,自然會形成游刃有余的書寫習慣。
第三,筆尖觸紙的方向,成熟的書法狀態之下,執筆之力是很輕松閑憩的,不需要一本正經的正襟危坐,四平八穩的精勾細寫。筆在書者的手里是放松的自由的,筆尖觸紙方向的不同,也會影響點畫的粗細與流暢。方向越正就越濃重越流暢,方向越斜就越阻滯越單薄,根據書者結體與行氣章法的需要靈活選擇,第四,紙張之下要有軟墊。硬筆的筆尖是硬的,要形成肥瘦變化,就必須要筆尖具有一定的柔韌空間與振動幅度,這個幅度空間也有限度,根據我個人的實踐體會,筆尖的上下高度落差不能超過1毫米,
2、寫硬筆書法的過程中,覺得最難的是什么?
硬筆書法是一切書法的基礎,如果硬筆書法寫的不好,奉勸你最好不要再練軟筆書法,因為一切書法來源于書上的宋體字的結構演變而成各種書法。我從事書法專業研究四十多年了,對書法還是有一定的經驗,在練習硬筆書法時會遇到以下幾點難題。一是急于求成,往往初學硬筆書法的人士,看到別人的硬筆書法好看,自己就臨帖別人的字練。
結果了半年不見成效,于是就心急如焚,沒有耐心的練下去了。二是對硬筆書法一知半解,在練習時不是認真研究一下帖子上字的結構、筆畫、特點等,就貿然下筆練習,結果效果不好。三是字的結構掌握不好,表現在看一筆寫一筆,使字體沒有完整的結構感。四是字的大小不一,心中無數盲目亂寫,五是寫字太死搬硬套,沒有自己性格特點的字體。
3、硬筆怎樣寫行書又快又好看?
快,主要在嫻熟,用筆十分熟練,節奏感強,書寫速度很快,好,在于筆畫結構的精巧美觀,即使在快速書寫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微觀與宏觀的協調,呈現予人美感。硬筆行書要寫得好,必須有厚實穩定的書寫技能基礎,單字的筆畫結構要先練到位,這樣才能確保快速書寫的過程中線條不散、結構不亂。硬筆行書與楷書有不同,也不一定需要必須從楷書走起,但即便是直入行書,也必須先強化單字的細節,
細節夯實了,才能保證“高速”狀態下不變形。硬筆行書要寫得快,最好就是多寫多練,提高熟練程度是最穩妥可靠的辦法,其實很多“心到手不到”的朋友,最主要的問題也在于此,書寫數量與頻度還達不到“熟”的程度,下筆不果決,手腦協調不起來,自然難以生巧,而且一寫快就變形,比較合理的方法是先“好”后“快”,先技能基礎搞好,然后通過大量書寫實踐,固化習慣,速度與節奏自然也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