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報考職位備注是參公管理,說明報考的職位是事業編制,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在職務和職級晉升、工資套改等各方面,均按公務員標準執行,享受同等待遇。參公管理人員和公務員是有區別的,具體差異如下,參公管理事業編制雖然不是行政編,但各方面待遇與公務員無異,沒有什么差距。
1、參公管理和公務員的區別是什么?參公管理是公務員嗎?
參公管理人員和公務員是有區別的,具體差異如下:一,公務員特指按照《國家公務員法》及其實施條例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比如行政、司法、人大、政協、紀檢、監察等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得依法取得有關執業資格并經國考或省市公考等形式而入職的人員一般而言就是公務員。二,所謂參公管理人員就是參照上述管理辦法進行的非公務員編制的其他的執行國家公務或社會事務的工作人員,比如從事各級共青團、婦聯、工會、文聯等群團組織工作的公務人員,比如在中國法學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等人民團體內部的從事日常公務的工作人員,而且同時必須在上述機構中已經取得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一般而言才能被稱得上是參公管理人員,這類人員一旦獲得進步向上機會,其實在晉升、晉級、升遷等方面與公務員待遇基本上是相同的、一致的,
三,在國家機關或地方各級機關中從事綜合、后勤等非管理崗位工作的獲得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以及中央或地方直屬重點大學、科研院所、骨干企業中已經晉升到處級或以上干部,一般而言也是屬于參公管理人員,其晉升任職通道及其政治福利待遇與公務員基本上都是對應的、協調的。綜上所述,參公管理人員與公務員是有區別的,但從發展、晉級、升遷及待遇角度看問題,實際上還是機會平等、人人平等,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組織人事制度的多元化、圓通性、包容性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成長制度優越性的具體表現,
2、公務員的職位備注是參公管理,是編制嗎?與真正的公務員有區別嗎?
公務報考職位備注是參公管理,說明報考的職位是事業編制,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在職務和職級晉升、工資套改等各方面,均按公務員標準執行,享受同等待遇。因此,參公管理事業編制雖然不是行政編,但各方面待遇與公務員無異,沒有什么差距,參公編制的形成有其由來,過去由于行政編制有限,拿不出太多編制用于招錄人員,而不少事業單位又實際上承擔著行政執法職能,為了符合法律程序,于是采用了折中的方式將部分承擔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按公務員法來管理其在職人員,不執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由于待遇和晉升方式都一樣,某種程度上來說,參公人員就是公務員,但細究起來,參公和公務員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說交流,很多地方已經實現參公和公務員自由流動,兩者之間相互調動沒有障礙,但也有一些地方不行,將參公人員調行政視作“逆向流動”,除提拔到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允許調到行政機關外,一般人員仍不能實現參公到行政的自由流動,
特別是本次機構改革后,很多參公單位取消,一部分參公人員可以隨職能劃轉分流到機關安置,還有一部分參公人員將隨單位改公益,保留參公身份,雖然身份待遇保住了,但是在公益類事業單位無法執行公務員管理系統,實際上已經沒有了職務上升空間,對這部分參公人員而言,未來非常尷尬。而相反,如果是公務員,無論怎么改,晉升體制不會變,無非單位好賴有差別而已,
3、國考崗位報名,參公人員與公務員差距有多大?
參公分行政參公和事業參公兩種。行政參公,主要集中在群體組織,比如工會、共青團、婦聯和和民主黨派機關,他們不具備行政執法職責,但出于各方面需要,其機關人員全部使用行政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身份實際上是公務員,事業參公即我們常說的事業編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這是一種介入事業編和公務員之間的特殊身份存在,在編制性質上,事業參公本質上還是事業編,與其他事業編制一樣,可參公事業編不執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而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享受與公務員同等的工作和政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