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廣東人地道的說法,這些不叫“諺語”,也不說“歇后語”、“順口溜”那么拗口,通常我們掛在嘴上的是“俗語有講”、“講開又講”。象題主問的這句“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在順德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輩人之間會而我們只會聽,只秒懂意會,廣東、海南和廣西是華南地區的三個省份,屬于熱帶雨林地區,可以說是一個五冬天的區域。
1、深圳大年初一打雷下雨,老家人說正月里打雷,遍地賊,廣東這里怎么說?
這問題,我在回答【冬天打雷是什么征兆?】已回答過了。冬天打雷其所謂的征兆,都是一些不好的說法,但這些說法,也都是一些無理論依據的迷信說法。大家大可不必當真,1、打雷,一般發生在大夏天,也即冬天打雷并不常見,不常見,即不屬于常規事件。既然不按常規出牌,那么防范于未然,積極應對各種不測,也是件好事,2、據本人親歷,冬天聽到打雷聲音(好像沒見閃電),當年的日子都不好過,天災人禍特別的多。
民間諺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古人對冬打雷確實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預警。古代,牛曾是最主要的勞作工具,但該民諺,未必僅是指牛,也未必僅是指天氣寒冷,而是可擴展到各種自然災害,各種天災人禍。冬天天地的陽氣都是要閉藏的,甚至有的變溫動物都需要冬眠過冬,等待雷聲叫醒它們起床,冬天為萬物藏伏之季,冬天如果打雷,就叫做“擾乎陽”。
和中國各地方言一樣,廣東有很多象這樣順口又詼諧的歇后語、順口溜,這些歇后語還非常形象生動、直白、瑯瑯上口,聽來讓人啞然失笑,或者哈哈大笑,透露很親切的鄉音,然而按廣東人地道的說法,這些不叫“諺語”,也不說“歇后語”、“順口溜”那么拗口,通常我們掛在嘴上的是“俗語有講”、“講開又講”。講的人好起勁,好聽得象聽說書一樣,附圖大家試著會講幾句?象題主問的這句“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在順德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輩人之間會說,而我們只會聽,只秒懂意會,
問過老人,這句話通常有兩個意思:一是賭博的人輸光了離場。自嘲或者自我安慰的時候就會來上這么一句,別人也會拿這句話揶揄他,也算是離場打的招呼,意思是輸完了帶的錢物,身體輕了,魂也輕了,也沒了來時懷里揣錢的氣勢,走路好象無肉的蛋殼一樣輕飄飄,蔫蔫的;二是做生意失敗的人。有時候也掛在嘴上感嘆,投入的都打了水漂,做生意也是一場賭博啊,好彩(廣東話:幸好)!虧了至少人還在,嘆一口氣;三.然而,細品之下,這句話也是正面的意思,也有本地人的樂觀在里面,
錢沒了,至少人是安樂的,也寄托了破財消災、未來會好的期望,就象我們打碎了碗的時候,我們會說“歲歲平安”。那么為什么是“雞蛋殼”呢,電視里財經專家經常會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欄子里”,雞蛋就比喻“自家錢財”,廣東話分廣州話(也就是廣府話)、客家話、潮汕話,內地朋友聽不懂,就叫廣東話叫鳥語,但實際上廣東話比普通話直白有趣得多,想想那些香港粵語歌曲,就特別好聽吧,還有王者榮耀的《一人我飲酒醉》,沒聽過的去找來聽聽。
近二十多年,因為推廣普通話,現在一些俗語已在逐漸失傳,現在的廣東話,已經自然改良得更象“普通廣東話”,其實各地方言俗語是歷代這一方水土上繁衍生存的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積累沉淀的思維結晶,如同當地的風俗和土特產,也應該屬于華夏民族或至少地方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人心里其實都不想地道的廣東話失傳,很多本土新生代都不會聽說粵語,順德的一些小學已經開設粵語課,有意愿讓孩子們把這項文化遺產傳承下去!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么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復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3、廣東海南大幅升溫,南方濕冷正式結束?專家:后期更冷!農諺咋說?
導讀:2月10號和11號,廣東和海南等地方大幅度的升溫,最高達到了30℃。難道說南方濕冷的天氣要結束了嗎?專家給出了更合理的解釋:廣東和海南升溫是暫時的,是中場休息,后期會更加寒冷,你信嗎?廣東、海南和廣西是華南地區的三個省份,屬于熱帶雨林地區,可以說是一個五冬天的區域,但是今年確實讓這些地區感覺到了冬天的寒冷,溫度最低下降到了三度,這些地區出現了陰冷潮濕,人們確實受不了這么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