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將二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和三本(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合并,通俗易懂一點就是二本和三本都叫做二本了。在二本三本沒有合并的情況下,二本的考生還有機會上三本,好歹也算是個本科;而合并后的二本線考生,實際上就是過去的三本線附近的考生,如果不能錄取,就面臨著要上專科或復讀的風險。
1、二、三本合并,過二本線一分怎么報志愿?
二本三本合并了,過了二本一分,盡量上第一批次,但這樣還是把握不大,以防所填專業人滿被擠掉。合并后對三本是很好的,二本的有點沖擊,不過不用擔心,我們先確定好自己的專業后,再選擇學校,我們首先還是先建議家長和考生,一定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尤其是其錄取規則,建議不一定要選好的、名牌的學校,應該選擇專業比較好比較有名氣,資質好,而且有必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這個重要。
2、二本三本合并,報志愿第一志愿是沖還是不沖?
肯定是要沖呀!2018年開始大部分省份進行了二三本合并,給填報志愿添加了難度,我們貴州省也是二三本合并,我從事輔導學生填報高考志愿5年以來,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現在都是平行志愿,我覺得二三本合并,填報志愿應該這樣填!1.雖然二三本合并了,但是也可以根據本年的招生人數和本年的自己分數位次來填報志愿。
這是一個繁瑣的事情,要根據本省今年高考填報指南來確定二本招生人數,自己做一個加法,把公立大學的招生人數全部加起來,就得到本省的招生人數,自己就有了底。特別說明,三本學校都是學費比較高的學校,一般公立學校學費在5000左右,民辦大學學費在10000以上的都是,另外可以從稱謂來甄別,比如X大學X學院,當然,有些有些民辦大學也叫X大學或者X學院,這個要看學費來甄別。
這個是個笨辦法,但是實用!2.在2018年,我研究了以前的二本大學錄取分數,最低普遍比二三本合并以后的分數要高40分左右,這還是最差的專業,當然,40分只是2018年的最低分數。今年估計最低分要略低幾分,3.分數在本省劃線50分左右的,建議填寫邊遠學校,專業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專業(不是特別熱門的專業)填在第一,第二,然后把熱門專業填在第三,第四一定要服從調劑。
可以填寫本省學校的地方二本學院,可以填寫熱門專業,但是一定要把專業拉開梯度,第一專業填寫熱門專業,第二專業一定要填寫自己喜歡的專業,第三專業根據本學院的專業填寫錄取分數最低的專業(這個可以從學院網站查出來)第四第五也同樣,一般情況下,分數在本省劃線50分左右的會被本地學院錄取,但是第一專業可能不會被錄取(這就是沖,沖專業),一般是第二第三志愿被錄取。
填寫志愿的時候要根據1.沖外省偏遠大學,2.沖本地學院專業,3.4.5填寫本省其他地方學院的一般專業,6.7.8填寫墊底的學校,就是民辦大學,保證自己有書讀,但是填到7時,可以填報熱門專業,填寫8時,可以填報熱門專業和冷門的錄取分最低的專業。保證有書讀是必須的,切記要服從調劑。分數在本省劃線50分左右的這個填寫方法,一般會被第3,第4志愿錄取,運氣最好的就是第一志愿被錄取,
特別提醒:要注意填報志愿補錄的時間,參加補錄。有時候可以撿漏!4.分數在今年二本線左右的,這個分數一般是保證自己有書可讀,假如家里經濟尚可的話。我個人建議選擇讀民辦大學,因為這樣,自己可以讀熱門專業和自己喜歡的專業,但是經濟不好的話,也要沖,沖兩個志愿。1.選擇偏遠的地方學院錄取分數最低的專業(沖),2.3選擇本省錄取分數最低的冷僻專業(保),4.5.6.都選擇民辦學院的熱門專業(一般民辦學院的專業都挺好的)7.8就是報墊底的學校了,
要根據學校的專業來填寫,把最不熱門的填在第一志愿。一般情況的話,都是本省的民辦學校分數要低一點,這是為了照顧本地人的政策,招生人數也比較多,注意,專業一定要注意分數線差,也是有一定專業梯度,這種情況,一般會被6和7填寫志愿錄取,假如都錄取不了,要不就只有選擇讀專科或者復讀了,總之:一般高考填寫志愿原則是“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