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的改口費少了還會埋怨公公婆婆。各自給多少合適,這就需要雙方共同來商量,至于改口費給多少為宜,這就要因人而異,根據各自的經濟情況而定,我們八二年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只給了我們只有300塊錢,像結婚改口費這種事情,全國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地方也是隨行就市。
1、結婚時,父母分別要給多少“改口費”?
改口費也算是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吧,而且各個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有改口費這一說,在我們東北這邊確實是有這個講究的,在城市里還好一些,像我們農村特別看著這些了。改口費就是婚禮的時候一對新人給雙方父母敬茶的時候改叫對方的父母“爸媽”,這個時候雙方的父母是要給紅包的,本來這只是個習俗罷了,不過大家都為了討個好彩頭所以這改口費給多少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我們農村以前有給幾百上千的,不過現在都是給10001元,意思就是萬里挑一的意思,也有6666元和1999元的,在我看這只不過就是一種形式并不能代表什么,如果家里并不富裕的給幾百塊也沒什么問題,可是現在農村的攀比心還是很重的。如果給的改口費少了還會埋怨公公婆婆,為了讓孩子們高興父母就算借錢也要湊夠。這真的有必要嗎!,
2、結婚改口費各自多少合適?
像結婚改口費這種事情,全國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地方也是隨行就市。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各民族風俗習慣、文化各有差異,東南西北經濟狀況也不一樣,有的男女青年,兩個人屬于自由戀愛,有的人屬于買賣婚姻,那么,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和經濟差異,改口費也要分3、6、9等,各自給多少合適,這就需要雙方共同來商量。
經濟發達的地區,如果有一方,各方面條件都超過對方,改口費可能要多一點,假如對方各方面的情況不如對方,婚姻屬于被動的,改口費可能就要少一點。至于改口費給多少為宜,這就要因人而異,根據各自的經濟情況而定,婚姻是一件大事,既要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又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無論是閨女婿,還是兒媳婦,結婚建立了家庭,就成了一家人了,假如張口要的太多,也會讓對方尷尬,弄不好還會由此引發矛盾,
象征性的給一點改口費,既能烘托婚慶場面的氣氛,也是一種形式和情結。有的地方還把這個項目,作為婚慶的一種流程,喜慶熱鬧,我們八二年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只給了我們只有300塊錢。現在38年過去了,我認為改口費最少也得是個吉祥數,要么是四個6,要么是四個8,當然,最主要的還要看對方有沒有那個承受能力,家境好的,給改口費三五萬也不算多呀!。
3、石家莊井陘彩禮多少錢,有啥講究?
目前井陘是石家莊地區彩禮高排名比較高的,然后是趙縣和無極,一般都是圖個吉利,6.6萬(寓意六六大順)或者8.8萬(寓意恭喜發財),還有1.1萬(萬里挑一)。先來看看井陘的介紹,很多外地的朋友還不知道井陘在哪里,井陘縣位于河北省西部邊陲,冀晉結合部,太行山東麓,北鄰平山縣,東部和東南部與鹿泉、元氏、贊皇三縣毗連,西部和西南部同山西省盂縣、平定、昔陽三縣接壤,
2017年12月13日,井陘縣獲評第一屆河北省文明縣城。按理說彩禮是雙方父母給小兩口的一個家庭啟動資金,畢竟組建一個新的家庭,各項花銷都不小,但事實上很多彩禮都會被女方父母扣下一部分,甚至全部,周邊縣城女孩都往市里跑,留在縣城家庭狀況一般的男孩就出現不好結婚的現象。家里有女孩的只能靠收彩禮才能給自家兒子娶上媳婦,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導致彩禮越來越高,
4、石家莊市區里現在結婚,男方一般要給女方多少聘禮呢?
禮金,我覺得應該本著雙方家庭的經濟情況,象征性的給一些就好。女方父母也不是賣閨女,也別獅子大開口,即便男方家非常有錢,也容易引起反感,作為男方,除了禮金外,婚禮前后的禮節也應該做好、做到位,盡量照顧女方那邊的感受、風俗習慣等,在經濟、物質上也盡所能的提高,畢竟人家把這么大的閨女托付給你,還不給照顧好點嘛!本著新人以后生活幸福美滿的原則,雙方友好協商、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