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只有江油的紅燒肥腸才叫“江油肥腸”有人一語道破天機。離開了江油的水土,那就根本不能叫江油肥腸,因為,已經跟江油毫無關系,江油肥腸紅燒肥腸是江油市最有名的一道地方美味,離開了江油的紅燒肥腸就變了味道,要說肥腸好多城市都會吃,從山東的九轉大腸,到東北的溜肥腸,但我認為肥腸最好吃的方法無疑是水煮,辣子,要說辣,又有誰能做的過四川,江油,肥腸之鄉,紅燒肥腸是四川江油市的一道漢族傳統佳肴。
1、四川江油肥腸哪家最正宗?
謝謝邀請。本人就是土生土長的江油人,相對來說還是較有發言權的,江油的肥腸如今香飄全國,作為一道美食名片飄散在各地。要說江油的肥腸哪家正宗,本人認為各有千秋,根據不同食客的口味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90年代中期,一碗燒肥腸,一碗米飯,一碗醋湯是標配,總共加起來也就5元錢,到00年代,燒肥腸每碗由原來的3元分別漲至,3.5元,5元,7元,10元,定格到現在每碗13,14元,價格的漲幅見證了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2、江油肥腸要在油鍋里煸嗎?
你好我是小癡豁我也很愛吃這道菜所以有過些許研究肥腸是需要煸炒的對于這道重口味的肥腸來說,洗肥腸是個關鍵,最好是自己洗,別人洗好的不敢吃。1.洗肥腸,放鹽巴,白醋,一勺生香油,使勁抓洗,抓上3分鐘,放面粉在抓1分鐘,然后清洗干凈,按照上面步驟至少抓3次,洗掉肥腸上的粘液。2.外面清洗好以后,把肥腸翻到里面,有很多油,淋巴,還很臟,
把油,淋巴扯掉,用剪刀也行。有的人說里面得油是肥腸的靈魂,為了身體健康,還是少吃點吧!喜歡的可以留下,處理干勁以后,還是用上面的步驟洗肥腸,反復洗到它沒有粘液,味道去掉了大半。3.再把非常翻回來,在洗一邊外面,因為翻的過程會弄到臟的,4.這就算完成了洗的過程,這道菜有時間在做啊,要及時吃有點難,溫馨提示戴上手套哦。
開始做1.肥腸冷水下鍋,放姜片,大蔥料酒燒開,撇去浮末,燒開后煮5分鐘,定個型,去腥味。2.撈出肥腸,切成小塊,備用,3.鍋中下油,油溫燒至7成時下肥腸,煸炒,把油水份炒干,看到油冒小炮時,放點高度白酒,去異味增香味。炒到酒味散去出鍋備用,4.鍋中放油,油溫5成時炒香料,草果,八角,桂皮,香葉,小茴香,肉蔻,花椒,炒出香味。
3、中國的肥腸之鄉在哪?你覺得哪里的肥腸最好吃?
要說肥腸好多城市都會吃,從山東的九轉大腸,到東北的溜肥腸,但我認為肥腸最好吃的方法無疑是水煮,辣子,要說辣,又有誰能做的過四川,江油,肥腸之鄉,紅燒肥腸是四川江油市的一道漢族傳統佳肴,新鮮的肥腸,輔以花椒,干辣椒,八角,蒜,姜片,桂皮,草果,三萘,香葉等天然香料燒制而成。其特點色澤黃亮,味道香醇,柔嫩可口,肥而不膩,令人望而生津,下飯喝酒爽口開胃,
據說只有江油的紅燒肥腸才叫“江油肥腸”有人一語道破天機:離開了江油的水土,那就根本不能叫江油肥腸,因為,已經跟江油毫無關系。一道資格的紅燒肥腸,光外形上就頗有講究:三公分左右的腸段,個個燒出來需如蝴蝶節般優雅;湯色應紅亮不渾濁,少見調料顆粒為佳,很多來江油的外地游客都愛問:“江油人為什么喜歡吃紅燒肥腸?”據社科界的專家考證認為,江油這種獨特的飲食風俗與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
江油北部地區多高山,村民時常需要上山去從事砍柴、伐木、燒炭、采藥、打獵等重體力勞動,而改革開放以前,農村經濟十分落后,村民普遍買不起肉。但為了補充體力,村民便把豬大腸等下水料買來加工,這樣做一是可以補充脂肪和蛋白質,以彌補重體力勞動的熱量消耗;二是豬下水的價錢比較便宜,用紅燒的方法烹調后肥腸的味道偏辛辣,吃了可以抵御山中的寒濕之氣,
正因為如此,山區人民十分重視早餐這一頓,一定要吃紅燒肥腸,并佐以白米干飯。吃飽、吃好后才有體力進山干活,反而對中午這頓不怎么重視,往往是吃幾口自帶的饃饃、喝幾口山泉即可,直到今天,紅燒肥腸佐干飯依舊是江油人民的“標配”早餐,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便有縣飲食服務公司在太平場一代開設國營餐館,銷售肥腸和干飯,以供進城趕場的鄉民中午充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