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未來小麥價格的行情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好的,尤其這些年來用市場的價格機制來調整了我國小麥的種植結構,鼓勵農民擴大種植優質小麥的價格,也減少了對小麥的進口量,畢竟我國每年進口的小麥,基本上是優質的小麥或者是專用小麥品種。對于推出所說的未來小麥的走勢如何,這個時間給予的不確定性,所以也很難回答,只能夠回答2020年關于小麥的價格走勢行情,如果說未來時間更長5年10年小麥的價格總的行情是向上漲的趨勢,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種植小麥的成本還在不斷的增加,特別是農藥、化肥、種子的制作成本在不斷的增加,也致使小麥的價格不斷的上漲,加上運輸費用的增加也會拉升小麥的價格的上漲。
1、小麥價格再次漲價,后市價格如何走?
影響小麥價格變動因素有很多我給你收集了一些關于能夠影響小麥價格的因素(一)合約定位1、硬冬白小麥期貨定位鄭州商品交易所硬冬白小麥期貨合約的交割標準品是國標(GB1351-1999)二等硬冬白小麥。小麥按國標分九個種類,硬冬白小麥是其中的一類,2、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定位優質強筋小麥期貨的一等品可以與加拿大小麥接軌(說明:中國每批小麥內在品質的一致性不如進口麥),二等稍差一點。
美麥的質量總體上不如加麥,(二)合約交割標準硬冬白小麥和優質強筋小麥兩個合約的交割標準不同(詳見本資料第二部分),合約交割標準的每一項都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倉單數量。1、硬冬白小麥期貨合約交割標準硬冬白小麥執行的是國家標準,其質量指標中除容重、水分由儀器檢驗外,其余指標由人工檢驗,操作較方便,交割倉庫檢驗人員經專業訓練后可以掌握檢驗技術,所以入庫前經倉庫預檢或入庫時倉庫抽檢合格,碼垛后一般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2、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合約交割標準優質強筋小麥執行的是企業標準(高于GB1351-1999國家標準),在制定標準時參考了國家推薦標準(GB/T17892-1999),更重要的是貼近現貨市場的發展和面粉加工企業的要求。特別說明:在兩個合約的運行中,發現強麥倉單品種大部分與硬麥品種是重疊的,表現在價格上,收購時二者大多是一個價,但銷售環節是兩個價,而且價差有擴大的趨勢。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二者都是優良品種種出的小麥,即現貨意義上的優質小麥,在每年6月份收獲后(冬小麥)至8月底收購期間,小麥后熟期還沒有過,內在品質還不穩定,加之檢驗成本高,所以收購方無法確定內在品質,也就無法給農民一個高價。但過了后熟期,品質穩定了,內在品質高的,就可以賣一個好價,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達到強麥標準、硬麥標準和達不到硬麥標準的,會形成不同檔次的價格。
達到不同的標準,與種子、田間管理、當地的土壤情況和氣候都有關系,有了期貨價格信號后,當地糧食部門會因地制宜引導農民調整小麥品種結構。一旦小麥品質提高了,農民的期貨價格意識提高了,收益自然提高,?(三)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1、硬冬白小麥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中國的小麥產量很大,占世界小麥產量的四分之一,但由于是農業大國,農民的口糧存量也是很大的,真正的流通量并不是非常大,硬冬白小麥的流通量和合格量也是有限的。
以下是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以2003年產量為準所做的測算,供參考,2、優質強筋小麥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近幾年,在我國小麥總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呈明顯下降趨勢的同時,我國優質小麥的種植面積增長很快,2000年(即1999年冬小麥和2000年春小麥,以下同)比1999年增長98%,2001年比2000年增長22.6%。
2001年種植面積391萬公頃,2002年種植面積達到535萬公頃,產量2105萬噸,2003年估計達到2630萬噸。(四)需求量1、硬冬白小麥需求量全國硬冬白小麥產量約2900萬噸,硬冬白小麥中達到中筋小麥標準的是需求量最大的,年消費量大約在2500萬噸左右,2、優質強筋小麥需求量優質小麥需求量呈剛性增長,2000年食品加工小麥需求總量為1800萬噸,比1999年增加80萬噸,占當年小麥需求總量的15.7%。
據估算,2002年全國加工面包一年需要高強筋小麥360萬噸,加工餃子粉和方便面配麥需用強筋小麥1150萬噸,加工餅干和糕點需用弱筋小麥600萬噸,三項共計2110萬噸,此外還有其它各種用途的專用粉未計算在內,(五)天氣與質量天氣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非常大,美國的期貨投資家們除了關注農業部的供需報告外,最熱衷的莫過于天氣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