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阿里巴巴高層正與財務顧問討論上市計劃,最早在2019年下半年在港提交上市申請。之前阿里巴巴,準備在港交所上市,但是港交所并不接受阿里巴巴這樣的雙層股權結構的公司上市,近期,媒體報道阿里巴巴或將在紐交所退市,在港交所上市,我覺得這并不出人意外。
1、阿里巴巴為什么要在香港上市而不在內地上市?
阿里巴巴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并非阿里巴巴不愿意回歸A股上市,而是現階段內阿里回歸A股難度不少,按照阿里的規模體量,實際上會極大考驗A股市場的真實承受能力。不過,對于螞蟻金服回歸A股的概率較高,而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及同股不同權改革會加快螞蟻金服等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進程,至于港股市場,其在全球市場的國際地位較高,占據一定的影響力與話語權,且此前阿里在港股市場上市有所經驗,也為此次回歸港股創造出有利的條件。
2、為什么阿里巴巴不在中國上市?
只有那些全心全意做大事業的公司,那些不需要財務造假的公司才會選擇在美國上市,因為美國股市是做市商制度,如果沒有做市商的承接,企業是無法完成上市融資的,而做市商是不可能容許那些大股東財務造假套現的,面臨著嚴格的信息披露和財務審查,任何瑕疵都會導致股價的不振甚至暴跌。這也是為什么那些表現差勁的中概股要重新私有化回到A股上市的根本原因,
3、阿里巴巴又在港交所上市,一家公司同時在兩家交易所上市是怎么操作?
評論員張張:一般采用股票增發的方式,也就是說資產和股份變多了,但是股份價值沒有變。如果想要在兩家交易所上市,前提是滿足各個交易所的上市要求、財務報告等一些問題,還需要與各個交易所進行協調,在兩家交易所同時上市的企業有很多:比如國有四大銀行都是AH股,還有中石化,像海通證券之前是在A股上市,之后又登錄香港資本市場在2012年完成了H股的發行,成為兩地上市的公司。
兩地同時上市,其執行難度會增加,同時還會涉及大量的監管協調工作,股東權力一般要看控股權,意思就是誰的股票多,誰就有控股權。因為美國可以同股不同權,所以阿里巴巴之前會在美國上市,國內的滬深和香港交易所,要求所有的股東都具有相同的投票權,不支持同股不同權,從A股和H股的股票價值來講,兩地上市一般是同股不同價,主要是由兩地的投資者結構不同等原因,另外兩地的股票不可以轉換。
4、阿里準備在香港上市,是因為缺錢嗎?
5月28日,各大媒體透科技出勁爆消息,阿里巴巴集團正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并為之籌資200億美元,當前,阿里巴巴高層正與財務顧問討論上市計劃,最早在2019年下半年在港提交上市申請。當媒體記者致電求證阿里集團擬在港交所上市的消息是否準確時,阿里巴巴方面拒絕置評,資料顯示,阿里巴巴于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首次公開募股(IPO),并籌集了250億美元資金。
之前阿里巴巴,準備在港交所上市,但是港交所并不接受阿里巴巴這樣的雙層股權結構的公司上市,為此,當年港交所主席李小嘉還專門寫過一篇關于股權結構的文章,堅持“同股同權”的理念。無奈之下,阿里巴巴只好轉向赴美上市之路,而時隔5年之后,香港方面準備接納雙層股權結構的上市公司,阿里巴巴表示將“認真考慮”在港交所上市一事。
事實上,那些曾經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近年來紛紛回歸,前期360的借殼成功,實行私有化,然后從美國股市退市,前些年,還有萬達也退出了美國資本市場回到中國本土。我們相信,只要時機成熟,阿里巴巴是會回到中國股票市場來上市的,那么,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第二次上市,難道是缺錢嗎?或者還有其他一些原因?首先,這幾年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態度并不是“非常友好”。
去年除了貿易摩擦升級外,還對中興通訊進行了經濟制裁,中訊通訊只好接受現實,所以,對于阿里巴巴看說,在海外繼續上市的意義并不大,而如果在美國退市,在中國市場IPO,這樣更有利于發展、融資,并且還能夠得到一系列的政策上的支持。而對于港交所來說,為了能讓更多的國內獨角獸企業能夠在港交所上市,港交所放棄了原來的股權結構必須要“同股同權”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