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您可以考慮種植以下四種農作物。炎熱的夏天,剛插完水稻,要放水進來漂根,要不然水稻就沒有水了,水稻就生長不起來了,過幾天就可以撒肥了,慢慢水稻就會長大起來,看見水稻沒有水要放水進來要不然水稻會干掉,徐聞良姜是湛江本地特產,種植技術成熟,產業鏈完整,種植收益是可見可聞的。
1、農村種植水稻,夏天40度的高溫,對水稻有沒有影響?
多謝邀請!夏天40°C高溫對水稻的影響主要在齊穗至灌漿期,另外氣溫高水稻病蟲害偏重發生,因此當夏天水稻孕穗期就要采取降溫措施和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水稻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0°C——35°C,超過37°C就要采取措施,防止高溫熱害,我們當地每年伏季氣溫高達37°C以上,水稻田象煮粥一樣,冒著氣泡,水稻田里水,象洗澡水一樣燙腳,為此,我們當地中稻都是在“入梅”前10天直播種植,避開高溫期抽穗揚花。
水稻高溫熱害主要癥狀表現為,雄性花發育不良,無花粉,花蕊不分裂,無法傳粉授粉,高溫還使葉片萎蔫發黃,生長發育不良,葉片甚至呈褐色,不分蘗,不封行。但危害性主要還是揚花期,水稻無法灌漿,后期秕谷多,減產10%以上,嚴重的減產達到30%甚至絕收,高溫必然高濕,也是病蟲害偏重發生期,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大螟都會偏重發生,高溫利于病蟲害滋生、爆發疫情。
在高溫期,我們當地人,每隔7天就要對病蟲害防治一次,當水稻“曬田”結束之后,就進入孕穗期,此時,必須白天全天抽水灌溉來降溫田間環境溫度,我們當地農民將水稻田進水口和出水口同時打開,將水稻田溫熱水換掉,重新灌溉冷水,讓水稻田水循環流動起來,達到降溫目的。從早上8點開始抽水,到下午16點停止灌溉,傍晚將水稻田水位降低一點,能降低水稻田溫度2°C左右,
當水稻灌漿以后,可恢復正常灌溉,水稻“低頭”之后,可停止灌溉。在水稻“曬田”之后,要每隔7天——10天對病蟲害防治一次,要每天到水稻田查看病蟲害情況,蟲口密度情況,當每百株查出20只幼蟲時,就要采取藥物防治。水稻病蟲害防治藥劑請遵從當地農技人員建議意見購買使用,在此就不“班門弄斧”了,夏天氣溫40°C以上肯定對水稻生長有影響,如果不采取措施,肯定減產。
2、請問水稻田可以種植西瓜嗎?
種過西瓜的老農都知道,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生長過程中最致命的病害,這種病害不僅會導致西瓜的產量降低、質量變差,嚴重者,還會導致西瓜絕收,讓我們瓜農白白遭受損失,而我們通過利用水稻田種植西瓜,能有效預防西瓜的土傳病害,尤其是枯萎病的發生,對提高西瓜產量與質量有很好的幫助。西瓜是最忌重茬的農作物,就算是嫁接苗,同一塊土壤也不能連續種植2年以上的西瓜(一般需要間隔三年左右),
但我們通過利用西瓜與水稻的合理輪作,卻能實現“在一塊土壤、多次種植西瓜”的種植模式。老趙是實打實的西瓜種植戶,家中每年都會種植三十多畝的西瓜,在我們選擇西瓜種植地時,水稻田也是優先選擇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水稻田靠近水源,且水源充足,而西瓜是喜水作物,在其整個生長期,都需要保證土壤中水分充足(一般10天左右需澆一次水)。
話雖如此,但在選擇水稻田作為西瓜種植地時,要保證水稻田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才行:1、光照充足2、交通便利3、排水便利光照充足西瓜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既有利于西瓜進行光合作用,提高西瓜的品質,增強西瓜的甜度,又能提高棚內溫度,促進西瓜的生長發育,提早西瓜的上市時間,而水稻對光照的要求并不算嚴格,所以,我們在選用水稻田種植西瓜時,要求水稻田的光照時長至少要超過10個小時。
交通便利西瓜的產量很高,加上頭批西瓜的價格也會很高(去年價格8.5元每公斤),一般會運往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為了減少運輸成本,降低西瓜的損壞率,我們要求水稻田要交通便利,至少保證四橋車能夠正常通過。而好多地區的水稻田都是在山區,車輛無法直達瓜地,這就不利于西瓜的運輸,排水便利水稻喜水,其整個生長過程中都需要在水中才能正常成熟,而俗話說“水往低處流”,這也就決定了大多數水稻都被種植在低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