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樹,筆者拍攝于廣西憑祥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中心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可以引種不代表可以形成優質的黃花梨心材。在海南,野生黃花梨多生長在疏林地或荒山地,密林中很難找到其蹤影,在臨界溫度地區種植黃花梨應就近采摘種子育苗,達到這個溫度條件的地域,基本上都可以種植黃花梨,如干、濕季明顯,其他條件都可以滿足的話,則更有利于黃花梨的生長和心材的形成。
1、海南黃花梨哪里的料子最好?
1、海黃樹在整個海南島都有分布,山頂和平地長出來的有區別,西部和東部長出來的也有區別;海黃樹號稱十年長一格,不同環境形成的格不同,大抵是環境越惡劣材質越好,環境造就了油梨和糠梨的區分,當然也有不易區分出的又像油梨又像糠梨的,還有糠油的共生體。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張通過我近幾年來橫跨海南省各個地方收料總結整理出來的海南島花梨分布的大概地圖,來說說海黃的地理位置分布的秘密,
2、如上圖所示,紅色p標注這幾個區域的海黃相對是比較普通的。目前我們所利用到這些地方的黃花梨相對較少且料相對相對較差,特別以文昌、瓊海、屯昌、萬寧、澄邁、臨高、儋州等地出產的海南黃花梨相對較差。以糠梨居多,現在這些地方基本沒有好料,甚至已經沒有可用木料3、下面來說說藍色j標注的這幾個地方分布的料子特點先說說海口市,海口以龍泉鎮、石山鎮為主線向外輻射,糠梨為主,因土地比較肥沃、生長速度較快,所生長出的海黃顏色較淺,油性也稍差,但紋理漂亮清晰可見。
特別是石山鎮種植出的精品糠梨較大,由于1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形成今天的死火山口,其土地都是火山巖層,所以該地區的黃花梨包括水果都比其他地區的更好,4、在海口市周邊鄉鎮幾乎每家每戶房前屋后均有種植海黃。但是這種海黃因為生長周期短,幾十年就砍來換錢,,大多數被砍下來的只能做珠子或者其他工藝品,基本沒有真正成材,
很多極品糠梨對眼手串都是出自海口石山鎮和周邊地區。5、海南黃花梨樹在海南島的地理位置分布圖一如海南島的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征,海南西部地區的昌江、東方以及樂東北靠近東方市的為最佳的“海黃”。生長在崇山峻嶺、深山老林中的黃花梨,因土地貧瘠生長環境惡劣,生長緩慢,且西部嚴峻的氣候和地質等多種原因造就全球最好的黃花梨,
西部降雨量極小,年均降雨量約1200mm;常年陽光充足,日平均日照時數是海口的兩倍,日照超過9小時,年平均氣溫25℃,氣候比較干燥。該地區多為褐色紅壤,且礦產及其豐富,就東方市和昌江縣來說,單單金屬礦就有十多種,由于土地含有多種礦物質,所以使得西部的“海黃”一般呈淺褐紅、深褐紅及深栗色,線條十分明顯,油性足木性穩。
很多收藏級別的海黃大多都是海南島“西部”出來的,眼下為大家最喜愛且推崇的就是西南部(俗稱西部)的“油梨老料”,不管是油性還是材質都比其他地方好。6、樂東黎族自治縣的料呢,該縣與東方市、昌江縣和三亞市接壤,靠近東方和昌江這兩個市縣的地方出來的黃花梨較好,而靠近三亞的地方比如樂東的黃流鎮一帶出來的材料較差,多為編黃或者棕眼料,
全海南島的霸王嶺山脈存有不少野生好料,但它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禁止砍伐。各種稀有動植物生長都受到國家保護,7、三亞市呢,基本一般,偶爾會有好的。三亞市地區好點的料基本出自天涯海角景區,南山景區一帶,特別是南山山上的精品料更多,其他地區相對較差,其油梨偏黃或者帶棕眼較多,樂東黎族自治縣靠近三亞的黃流鎮整體也是油梨偏黃居多。
2、黃花梨在哪些省份可種植?
黃花梨是熱帶、亞熱帶樹種,天然分布于中國海南島、越南和老撾的長山山脈,對生長環境有要求,其中溫度條件是限制引種的主要因素,原來認為北回歸線以南才能種植,但是經過近些年的引種實驗證明,黃花梨有一定的適溫習性,在與原產地溫度相似或相差不太的區域均能引種,圖:黃花梨樹干,筆者拍攝于廣西憑祥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中心目前,我國引種黃花梨的省市除海南外,主要有:廣東肇慶、中山、深圳、惠州,廣西南寧、憑祥、崇左,福建樟州、廈門、仙游,云南西雙版納、紅河,貴州黔西南州,江西安福、遂川,四川,湖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