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是“4 8”的布局(共有15個城市)。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是“26 37”的布局(共有68個城市),廣州成為廣東省的中心,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特殊的交通優勢,不是其它城市能短期超越的,三、佛山市1.佛山市(原市區、現禪城區)是個比較有傳統的工業城市,也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
首先可以很明確的回答,廣東最近幾年發展得最快的城市是珠海,其次是深圳和汕頭。在最近的5年間,珠海由2014年全省第10位上升到第9位,GDP總量相比5年前增長了53%,全省各地區排名第一,其實珠海歷來就屬發展得比較好的城市,經濟總量不高,是因城市體量及人口基數有關。180多萬人的城市,和一兩個縣差不多,能排到全省第9,人均GDP比廣州還高,足以證明發展得不錯,
珠海能夠快速發展一方面緣于區位優勢,其二是緣自政策,另一方面也與產業配置有關。一、區位優勢毗鄰港澳,屬于改革開放最前沿地區,具有先發優勢,地理距離和地域文化更能促進港澳地區選擇在珠海投資、置業和產業轉移。在改革開放與發展初期,也更容易吸引港澳地區最先進的技術理念和人才,另一方面機場和高鐵的相繼開通運營,提升了地區交通水平。
珠海拱北口岸也一度成為國內最大的陸地口岸,各地前往澳門的旅客基本選擇在珠海過關,大量旅客的中轉停留又極大的帶旺了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二、政策優勢從40年前帶上經濟特區的光環后,在稅收優勢、用地優惠方面和深圳一樣,是省內其它地級市所比不了的優勢,因此而更易吸引投資,這些年上馬的重大基建項目、如上千億的港珠澳大橋、260多個億的橫琴口岸綜合交通樞紐、70個億的橫琴到機場城軌,上百億的幾大海上風力發電項目,110億的生態新城等等極大的帶動了珠海的固定投資,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同時也說明了國家或廣東省對珠海經濟特區的重視程度,三、產業優勢小小的珠海,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達1900家,排名國內前20。足以說明其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密集程度,在產業方面主要由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家電電氣、電力能源、石油化工和精密機械制造組成的六大支柱產業帶動地區工業的發展。既有區域優勢,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其次又有政策助力,產業方面又培養了6大支柱產業,如此一來,哪有發展不快的道理,
2、廣東省未來5年(除廣州深圳香港),哪里的發展最快?
廣東未來五年發展最快的城市一一將是湛江!湛江有著悠久的對外開放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湛江就是通向東南亞的航海貿易的出發地,改革開放政策確立后,1984年,湛江被確定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如今,在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下,湛江期待再次騰飛,盡管目前湛江的投資大部分來自本地或國內,未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和外國公司將在湛江找到機會”,因為湛江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并提供了“了解中國的最佳窗口”。
廣東省省委,湛江市市委市政府將為外商投資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在湛江東海島開發區,有幾個大型項目正在建設中,一個由寶鋼集團投產,另一個是中石化的項目在建,還有一個巴斯夫化工等。將來吸引更加外資來投資,湛江灣的深水港口優勢是主要原因,還有交通便利高速(沈海高速、汕湛高速、渝海高速、玉湛高速等)高鐵(廣湛高鐵、深湛高鐵、張海高鐵、湛合高鐵、湛海高鐵),和湛江粵西國際機場(在建),
3、中國哪些城市位于交通樞紐處?
我國綜合交通樞紐包括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共有105個城市位于交通樞紐位置。其中位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15個,位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68個,位于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22個,綜合交通樞紐的概念源于《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指為整合鐵路、公路、航空、內河航運、海港和運輸管道為一體的海陸空協同樞紐體系,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銜接多種運輸方式、輻射一定區域的客貨轉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