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魚寮鄉壯士居鎮并入普門所,改名為普莊所,其城也叫“蒲壯所城”。蒲壯所城-0/蒼南縣馬站鎮浦城鄉簡介位于浙閩交界處,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海防城堡建筑,蒲壯所城基本概況蒲壯所城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浦城鄉浙閩交界附近的山麓,是中國古代海防城堡建筑。
蒲城建于600多年前,依山傍海,是保存完好的抗日歷史名城。浦城古稱“浦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趙涵二年(公元前85年),蒲門屬惠普郡,劃歸杜威郡。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命新國公唐河在沿海各地修筑城墻,抗擊倭寇。普門城建于1387年,是59個臨海城市之一。后魚寮鄉壯士居鎮并入普門所,改名為普莊所,其城也叫“蒲壯所城”。
起點:蒲壯所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浦城鄉終點:廖宇里程:18.6km 1小時1分鐘1從起點到奎云線2.5km 11從起點,沿路行駛2.5km,直行進入奎云線2奎云線3.6km 21沿奎云線行駛3.6km,直行進入馬沙線3馬沙線4。
蒲壯所城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浦城鄉浙閩交界附近的山麓,是中國古代海防城堡建筑。它是明朝朝廷為了防止日本海盜而修建的。它最初被命名為周浦學院,與后來的壯士合并,更名為浦莊學院。屬金鄉衛,今名蒲城。蒲壯所城城墻周長五里三十步(約2550米),高一尺五尺(約5米),底寬二尺(約7米),頂寬一尺二尺(約4米)。北面的墻由圓弧支撐,南面面向大海。東、南、西三個甕城,都是方形的。
“現在鳥瞰這座城市,平面是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短,南北圓。城墻建在平地上,城外有護城河環繞,只是北面依龍山而建,相當大。城市周長2300多米,面積約0.33平方公里。城墻用混凝土和碎石夯筑,內外三層用不規則石塊覆蓋。墻段呈梯形,底寬6.58米,頂寬56米,高5.307.50米。
4、 蒲壯所城的介紹蒲壯所城蒼南縣馬站鎮浦城鄉,位于浙閩交界處,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海防城堡建筑。浦城原本是沿浦灣一角,因為潮汐漲落和泥沙淤積,逐漸變成長著菖蒲和蘆葦的沙灘,1500多年前,來此屯田的先民以蒲葉為門,得“蒲門”之名。自唐宋以來,這里一直是重要的鎮守之地,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防止日本海盜。駐扎在夏姬的第一千戶主持修建了龍山腳下的浦城城墻,三年后建成,此地改名為“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