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大學,還有一些大團體都屬于事業編。.濟南事業編,公積金雙邊15月工資5000左右,年底精神文明獎150考核獎2-3萬之間,13薪6000.取暖費26山東縣區事業編,碩士畢業,工資全額53到手42十三薪,精神文明獎,工會福利,再無其他。
問濟南事業編待遇,怎么回答呢?醫院,大學,還有一些大團體都屬于事業編。濟南做為山東省會,象大三甲醫院部屬省屬大學收入應該在全國內算中等水平吧,上比不了北上廣,下要略高于東三省。就以退休人員為例,四級教授在一萬二三左右,年終會有一部分津貼類項目,數目在二萬多,這個數占在職人員的30%上下。因為函蓋面太廣,回答可能不一定周全,
2、辛苦復習考上醫院事業編,卻發現醫院收益差到不行,該如何選擇?
如果是正式的事業編,應該是差額的吧,除了效益另有一塊收入應該有保障的。正式的醫院的事業編可也是非常珍貴的,沒有其他更好的去處,將就這吧,我想相比社會上很多單位應該還是要好一些,待著吧,有時間多學習,想辦法走職稱,收入就高多了。要不就專研醫技,有了好技術,調動也好,兼職也好,攬些私活也好,收入不會少,心在大點的話,將來當個領導,把醫院的效益提上去。
3、鄉鎮衛生院事業編怎么樣?
鄉鎮衛生院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基層預防疾病的第一道屏障,因人口大都往城市集中,加上交通便利,私家車幾乎每戶1輛,有病者都去了城市醫院看醫生,下有衛生室,上有縣醫院,鄉鎮衛生院處在尷尬的中間。鄉鎮衛生院雖然屬于事業編制單位,但是,不管是地方財政富裕還是地方財政困難的縣市,都不會全額撥款給鄉鎮衛生院,醫保結算有嚴格規范規定,在鄉鎮衛生院,沒有病人,就沒有收入,尤其在魯南更是如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單位無錢,說啥都白搭。
在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在鄉鎮衛生院的人員,幾乎是連軸轉,起早貪黑,奮戰在第一線,扛起疫情防控的責任,鄉鎮衛生院狀況,全國大致一樣,就是收入低,沒有效益,入不敷出。但是鄉鎮衛生院所擔負的衛生防疫責任一點沒減,負重前行,“難見彩虹”,分級醫療,是解決鄉鎮衛生院困惑的唯一辦法,人們思想固化觀念,很難在短時間改變,大病小病都去大醫院,大醫院超負荷運轉,小醫院吃不飽,大醫院撐得難受。
4、山東省事業單位的工資是多少?
自我感覺,山東省對體制工作的向往和追求,堪比東北地區,但是其實山東的體制內工作人員的工資并不算高,公務員稍微好點,事業單位更低一些,和普通的私企打工人士收入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在收入方面,山東事業單位職工收入也是非常不均勻的,濟南和青島兩個發展較好的城市事業單位職工收入較高,而其他地區相對就低很多。
全國每個地方的事業單位工資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就算一個省內因經濟發展差異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收入也有很大不同,總體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事業單位工資水平就越高,事業機構級別越高,工資就越高,反之,經濟發展較落后的事業工資就低,機構級別越低的職工工資越低,事業單位一般都是由縣一級部門進行招考的,也是由縣級人社部門進行管理的,其福利待遇也是由地方財政統籌解決,因此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直接決定了事業單位的福利多少,特別是地方獎勵性績效,有些地方獎勵性績效可以達到10多萬,如深圳、上海、江蘇一些地區,地方獎勵性績效遠遠超過工資水平,而貴州、云南等地區績效就非常之少,有些地區直接沒有,只有工資,一個月三四千塊錢。
另外,事業單位的工資和單位級別也是有非常大的關聯,比如兩個同班同學,一個進省廳級事業單位,一個進鄉鎮事業站所,剛開始鄉鎮事業工作人員工資會比進省廳的同學高500左右工資,高出的部分主要是鄉鎮的各種補貼,但是十年以后差距就可以看出來了,十年后,在省廳的那個人如果是管理崗,基本上提拔到正科基本上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也就是所謂的事業管理七級,甚至提拔到事業副縣級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單位級別高,領導職務多,到了年限基本上就可以提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