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開發區通航產業園位于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紗帽街,規劃總面積23.61平方公里,包括衛星產業區、機場核心功能區、通航研發制造區、綜合保稅區、商務區、通航社區、航空運動休閑區等功能區域。武漢有哪些產業有前景,無外乎涉及到就業這一塊,我們來看一看武漢的產業分布。
1、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怎么樣?
這個既然敢叫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那么肯定有兩把刷子的,要不武漢也不會去競爭這個項目,這可是全國多地都在申請的喲,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國家能確定給武漢,那肯定是考慮性價比最高的了,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距離市中心30公里,距離天河機場40分鐘車程,到武漢高鐵站僅30分鐘車程,與光谷一江之隔。十三五期間光谷長江大橋規劃確認,大橋通車后,基地將實現半小時直通光谷,
基地坐擁長江中游唯一的深水良港——陽邏港,武漢市軌道交通陽邏線已經開通。即將建成通車的江北快速路,將連通基地與漢口片區,將基地至漢口的車程縮短至半小時內,基地緊鄰武漢市現有外環線,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外環東擴,基地將被納入武漢新外環內,屆時基地與武漢各功能區的交通將更為便捷。從上面這些可以看出來,航天基地交通方便,有長江陽邏港,開通通江達海,可以京九線京廣線連接,與武漢東湖高新隔江相對,目前大橋已經開工,區位優勢明顯,武昌也是我國僅次于北京金幫高教密集區,這些也奠定了航天基地的基礎,
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從人性化出發,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籌”的原則進行規劃,“產·城·人”融和?體,以四大分區梯次開發,通過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打造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區和武漢長江新區核心產業承載區,力圖成為國內領軍、國際知名的航天產業新城。2021年1月19日我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已經完成,轉入現場調試運行階段,
該生產線在我國衛星制造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衛星批生產時代來臨并從武漢起步。在武漢市新洲區,由航天科工與湖北省、武漢市共同籌建的我國首個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如火如荼地建設著,航天三江火箭公司率先入駐,未來將在這座占地面積4.25萬平方米的火箭產業園中大顯身手,了解航天三江的就知道這個總部在武漢的公司實力,下圖就是三江產品看了這些,相信你已經有了初步了解與認識,歡迎有空來現場看看,。
2、武漢黃陂區的發展趨勢怎么樣?適合買房嗎?
就發展來說,武漢的幾個遠城區發展勢頭還是非常猛的,黃陂也不例外,目前來說,黃陂南片有起色的應該是盤龍城開發區、臨空經濟區(橫店、天河、祁家灣)、漢口北及五洲批發城(灄口、武湖),當然還有在起步的長江新城。黃陂北片(李集,長軒嶺,王家河,姚集,蔡店)的旅游大家多少應該知道,木蘭山,木蘭天池,木蘭草原,錦里溝等,名氣還是有的,
明年的軍運會黃陂木蘭湖承接部分水上項目,政府目前大力發展沿線基礎設施,主要為道路修復擴建,后面無形中給老百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至于說適合買房,看你是投資還是自住了,投資及自住的話,個人建議選盤龍城(現新房均價在1.1萬左右含裝修、灄口及武湖(9千-1萬)橫店靠南片目前房產項目多,但價格確實不匹配,不限購在1.1萬左右,高,
3、武漢的哪些產業有發展前景?
武漢有哪些產業有前景,無外乎涉及到就業這一塊,我們來看一看武漢的產業分布:大武漢之大,不僅在于8494平方公里之廣闊地域,也不限于上千萬人口之多,更在于九州通衢商潮迭起,經濟方面在中部地區“一騎紅塵”,各項千億產業齊頭并進、遍地開花。武漢跨入億元“俱樂部”后,經濟總量持續上行,排名全國第八,中部第一,
武漢山水形勝、人才薈萃,聚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武漢取得如此驕人成績的背后,是無數產業支柱協同發展,帶動區域經濟騰飛,政府提出“未來武漢形成“大”字型發展格局”,著力發展六大千億產業集群,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新引擎--長江新城,使其與主城區錯位互補,形成“雙核驅動”模式,東西方向以漢江-東西山系為串聯,帶動黃陂臨空港航空運輸等千億新興產業集群和大光谷高科技園區;西南聯系經開大車都汽車及零部件等千億產業并輻射江漢平原;南部布局鄂州臨空港,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總部經濟等生產性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