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否會促進鄭州四環的發展,至少從現在看,這兩者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只能證明鄭州的城市框架越來越大。首先看一下鄭州的環線鄭州現在廣為流傳的五環說法是北至沿黃大道,南到國道310輔道,西到省道232,東到萬三公路,相比四環各個方向要擴展十公里以上。
1、鄭州開始實行四環內限號、限行,你怎么看?
不好!限號范圍過大,沒有必要。公交跟的上嗎?為什么不免費提供公交服務?不讓開,車險為何不減免?車主交了全年的車險,卻被強制限號,對本地車夠狠,對外地車也不友好。很多限號城市不限外地號牌,鄭州都限,周末限行,沒考慮民生民情。
2、鄭州單雙號限行到四環,這會促進鄭州四環的發展嗎?
鄭州今年的這一輪單雙號限行,還有一天即將全面結束,與去年年底鄭州單雙號限行相比,今年的限行范圍擴大到了四環,很多人都感嘆,今年的限行政策讓出行更加不方便了。往年還能開車停到三環邊的地鐵口,今年家住四環旁邊的人,很多地方公交車少或者沒有公交車,打車也不方便,限行擴大到四環,是根據實際的天氣情況,從環保和大氣改善方面做出的決定。
這是否會促進鄭州四環的發展,至少從現在看,這兩者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只能證明鄭州的城市框架越來越大,以往我們心目中偏遠、臟亂差的四環,居然也在限行范圍了,似乎在心理上讓大家覺得四環再沒有往常那么遙遠。鄭州發展越來越快,城市框架越來越大,常住人口也越來越多,往周邊發展成了勢在必行的一條路。隨著東三環全線通車,如今鄭州的三環線已經全線貫通,從三環到市區非常方便,而鄭州的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中,據相關部門介紹將于明年6月建成通車,
3、鄭州城區四環內實現“路長制”管理全覆蓋,你怎么看?
“目前,城區及城鄉結合部103個鄉(鎮)辦所轄的3000余條(段)責任道路已全部納入‘路長制’管理考核范圍,設置總路長、副總路長各12名,一級路長105名,二級路長869名,三級路長1582名,實現了城區四環內‘路長制’管理的全覆蓋”。李雪生說,自鄭州市“路長制”實施以來,推動了城市管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服務、從突擊整治向長效管理、從政府主導向多元參與、從簡單粗放向精準施策加快轉變,實現了全市各級城市管理責任得到層層傳導,各種城市治理活力得以充分激發,各類城市頑癥痼疾從源頭被治理,城市形象得到了明顯改善,
4、鄭州南四環和南龍湖區域,住宅到底該怎么選?
鄭州南四環那一片,離主城區稍遠著點,挨著南龍湖這一片多少公里內,真不咋滴,我感覺跟龍湖鎮沒有啥區別的,還沒有龍湖鎮發展的好呢,這一大片內,要發展起來的話,估計還得要十年呢。就像現在熱賣的樓盤,碧桂園時代城,康橋未來公園,這兩個樓盤,周邊什么都沒有,有啥好的呢?特別是康橋未來公園,前面是快速路高架,后面是高鐵高架,旁邊是棚戶區,
相反,你從紫荊山南路進入龍湖鎮,現在的龍湖鎮雖然跟鄭州那些主城區里沒法比。畢竟是個鎮級行政區域,但是跟我們老家的小縣城相比,絕對的比他們高幾個檔次啦。這里大小的購物中心也是非常不少,基本上都是10多分鐘的路程。醫療方面,醫療水平對于平時的小病小痛的也是可以的!教育方面,目前的幼兒園小學也是可以滿足,稍微欠缺的就是初中和高中啦。
5、鄭州西區前景如何?
鄭州西區,西到西四環不能再西了,那么鄭州西邊到西四環前景如何呢?我的回答是前景光明!在鄭州省府往東,市府往西喊了很多年了,我們只見鄭州一路向東發展,而往西發展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就算規劃了四大中心,也是存在感不強。更悲催的是,鄭州上下班潮汐現象非常顯著,上班由西往東,下班由東往西,但是最近鄭州市行政服務大廳終于搬到了常西湖新區,而且是幾十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