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辛亥革命是偉大的、劃時代的,共和思想由此深入人心,中國由此進入了近代,但是,辛亥革命在根本意義上并未成功,因為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改變人民無權和貧困的狀態33-1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ThreePrinciplesofthePeople)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辛亥革命有什么歷史意義,辛亥革命確定的《臨時約法》的指導思想是孫中山的民權學說,它確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制度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這也反映了資產階級的雙重性,即半革命性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資產階級領導的,主導思想“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平均地權。評價:辛亥革命是由我國當時有覺悟的資產階級領導的一場舊民主主義革命。他是中國先人在列強侵略和腐敗政府無能摧殘下的英雄反抗斗爭的集中體現。并推翻了維持兩千年的封建帝制,為我國民主化進程的道路上大邁一步。但是辛亥革命又是失敗的,他推翻舊政府之后,并沒有重新建立起統一的廉潔的新政府,卻被想當皇帝的袁世凱“竊國”。一致全國后來長期陷入崩裂混戰狀態。這也反映了資產階級的雙重性,即半革命性
三民主義(ThreePrinciplesofthePeople)孫中山所倡導的民主革命綱領。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構成,簡稱“三民主義”。是中國國民黨信奉的基本綱領。三民主義的發展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舊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它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遺產
4、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辛亥革命有什么歷史意義辛亥革命確定的《臨時約法》的指導思想是孫中山的民權學說,它確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制度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是中國政治民主化歷程中的里程碑,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主要表現在:(1)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2)推翻清朝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3)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4)對近代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雖然辛亥革命是偉大的、劃時代的,共和思想由此深入人心,中國由此進入了近代,但是,辛亥革命在根本意義上并未成功,因為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改變人民無權和貧困的狀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