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作的舒適度考慮,選擇地市級機關顯然要比基層法院強,哪怕是員額法官。單論收入,縣級法院的一個員額法官收入大概率比地市級機關公務員否要高,基層法院的資深法官收入就不說了,就說一下才入額幾年法官的收入,因為有專項津補貼,員額法官幾乎是同級地方公務員工資待遇最高的一個群體,其收入比公安部門都要高,更遑論非政法類部門。
1、法院員額法官年收入多少?
我們這是四川一個四、五線城市。基層法院的資深法官收入就不說了,就說一下才入額幾年法官的收入,月工資發到手上的每個月有4500-5000,就算4500元吧,一年就是54000元,公積金每個月單邊扣1300-1500,就算1300吧,每個月雙邊就是2600元,一年31200元,年金一個月扣200,加上單位扣400,一個月600,一年7200元,醫保卡上的門診費一個月上賬至少180元,一年2160元,年底獎金省里發15000元,當地發25000元,兩項加在一起共40000元,每年工會節日發1000元,每個月車補600元,一年7200元。
2、市級機關和縣法院員額法官,哪個好?
同級地方機關和法院,出于收入、晉升等方面考慮,很多人或許會選擇法院員額,如果層級不同,比如地方機關高于法院,正常來說一般人應該都會選地方機關,人要高處走,平臺高之于個人的好處不是簡單的待遇所能彌補的。縣級法院員額最大的優勢是工資待遇,因為有專項津補貼,員額法官幾乎是同級地方公務員工資待遇最高的一個群體,其收入比公安部門都要高,更遑論非政法類部門。
因此單論收入,縣級法院的一個員額法官收入大概率比地市級機關公務員否要高,基于這個現實,如果家在縣城,個人沒有太大仕途訴求,想安穩點過日子可以考慮選縣里法院,一個員額法官在縣里有收入有地位會過得相當滋潤。然而縣級法院員額也有很多缺點,首先是晉升空間有短板。縣級法院是法定副處的正科級單位,院長是副處級,常務副院長是正科,其他副院長是副科,內設機構則是股級,少部分高配副科,其規格和晉升機會比一般縣級機關要高、要多,但對比常規是正處級的市級機關高下立判,
簡單來說,在地市級機關要解決一個正科只是時間問題,職級并行后副處待遇幾乎觸手可及,而在縣級法院要晉升一個正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哪怕是走技術路線。其次是工作強度太大,基層法院人少事多,不是在辦案,就是在去辦案的路上,工作瑣碎且復雜,需要梳理的東西太多,工作壓力其實比一般的地市級機關要大。從工作的舒適度考慮,選擇地市級機關顯然要比基層法院強,哪怕是員額法官,
3、35歲,員額法官,有機會調去紀委工作。該如何選擇?
千萬別去,一是前途:你拿了員額,想更進一步,大家都能理解。你在法院想更進一步就是進法院班子了,這很難,但你去了紀委想進紀委班子,更難,紀委遠比法院復雜,二是待遇:明年監察官的津貼大概率只有一千多點,畢竟面寬量大。一年得少好幾萬,在都沒有外快的情況下,這幾萬能影響你全家人的生活質量,三是加班:法院現在是很忙,系統每天都會給你分案子,但至少你每晚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