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職能的萎縮和弱化,部分地區在本輪機構改革前就對市場發展服務中心進行了調整,有的強化了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職能,賦予了一定的管理權限,加大財政供養力度;有的撤銷或將市場服務中心并入了城管部門或商務部門,人員全部轉隸;有的改企,在職在編人員全部改為企業人員,通過收費行為維持運轉;有的直接撤銷了市場發展服務中心,將工作人員分流到相關部門包括鄉政府,行使相應職能。
1、事業單位改制后,自收自支的市場建設服務中心會怎么改?
自收自支編制要撤銷,想轉財政撥款的事業或者行政編制,基本沒有可能性,除非是以前通過正規途徑入職,或者退役軍人,還有可能分流安置。1、自收自支編制:自收自支編制是地方政府根據自身需要,由機構編制部門自行核定的編制類型,由地方政府財政部門自行供養,只是在上級機構編制部門備案,使用自收自支編制的人員,隨部分管理人員由組織人事部門從正式職工中指派之外,其他都是通過各種途徑由地方政府自行招聘而來的。
2、改革方向:自收自支編制在此次黨政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屬于被徹底清理的對象,由于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屬于生產經營類,在分類改革中要改企,包括其他單位中部分使用的自收自支類編制,都要隨改革全面撤銷。按照即將出臺的《機構編制法》規定,不允許各地自行設置除行政編制、事業編制之外的其他編制類型,3、人員分流:除自收自支類編制取消之外,此次機構改革,要求人員編制減少30%,首當其沖就是自收自支類編制。
根據多地改革試點,都是取消此類編制,合同制管理人員自主擇業,正式職工和退役軍人使用自收自支編制的,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也不排除有的地方一刀切,將所有生產經營類企業和自收自支類人員一律下崗。因此,自收自支類編制,想要改為財政供給,除非是原來的正式職工,或者是退役軍人安置,還有可能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任職外,其他的除過通過正規的國考、省考外,沒有任何可能性,
2、事業單位改革中,市場發展服務中心會和哪個單位合并,需要注意些什么?
市場服務中心隸屬工商局,機構性質基本上是自收自支,少數地區差額撥款。本輪黨政機構改革,工商局與質監局、食藥局合并組建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服務中心按機構轉隸隨同劃轉,成為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二層,機構性質和人員編制在過渡期內暫時保持不變,但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下一步市場服務中心將進行改制,取消事業編制,全部轉企。
其人員分三種方式處理:1、分流安置,極少部分在編人員根據崗位和職能需要,隨機構劃轉被分流到市場監督管理局其它下屬事業單位安置。2、轉企,絕大部分人隨單位改制為企業人員,實行合同制管理,工資待遇與單位效益掛鉤,按照市場競爭原則分配績效。3、提前退休,部分距離退休不足5年的,允許其提前退休,提前交由社保接管。
3、這次市場發展中心將如何改革?
市場發展中心是工商體制改革管辦分離的特殊產物,有的地方叫市場發展局,有的地方叫市場發展服務中心,機構名稱不一,不過不管叫什么名字,市場發展中心事業單位的機構屬性不會改變,由于沒有統一的規范,其財政供養性質各地也不盡統一,有全額的,有差額的,也有自收自支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轄區各類市場體系建設和規劃,對建成運營的市場進行秩序、物業和資產的規范管理,對轄區市場的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并為市場經營者提供經濟信息、法規咨詢,
市場發展服務中心經過多年的發展運作,對市場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呈現出一些問題:1、人員多,底子薄,龐大的隊伍需要經費支出,但由于自建、聯建農貿市場無經濟能力,導致服務收費無對象,工資待遇沒有保障,導致系統人員人心渙散;2、市縣鄉三級市場管理部門發展不均衡,市縣兩級依靠財政撥款或收費,勉強能正常運轉,基層鄉鎮市場管所大多沒有自保能力,很多甚至沒有辦公地點,人員不足、經費不足、場地不足導致系統長期處于癱瘓狀態;3、由于市場發展服務中心沒有執法權,面對市場亂象想管又沒法管,工作非常被動、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