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仿佛忽然被慈禧記起了一樣,被指派去了山東。要想活的久,就往山東走,要想活的順,就到山東混,98年洪水,山東沒有,07年雪災,山東沒有,08年地震,山東沒有,12年暴雨,山東沒有,16年龍卷風,山東沒有,今年的冠狀病毒,山東還是最平安,山東才是真正的風水寶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除了上海,山東最強,寧要山東一張床,不要北京一套房,寧要山東一棵樹,不要深圳小別墅。
1、山東會發水災嗎?
山東不會發水災!當然正常理解,咱說正常情況,但既然說是發水災就不是正常情況了。但山東一般情況下,不會發水災!我家臨沂,沂蒙山地區,屬于丘陵地帶,從我記事到現在40多年的時間就沒發過水災!也可能是我們的地里位置有關,都是山地丘陵地帶,地勢高低起伏,村莊一般以山而建,一般降雨不會對于我們這里造成水災!另外,一點我們這里或者說整個山東地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蔬菜,水果,在山東都是特別發達的產業,
這些產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用水量特別大,我們的水庫,攔河壩,常年的處于低水位的狀態,有些地區還嚴重缺水。隨著近幾年,這些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們對地下水的開采量連年加大,一般水平的降水不足以彌補我們缺水的狀態,正常或者偏多的年景也正好補充我們地下水的缺失,一般情況下不會發水災,還有就是,山東的水利設施修剪非常的好。
水庫,攔河壩,水閘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特別是山東境內的幾條大河,沂河,沭河,蒙河,浚河等等,都發源于蒙山,或者沂山,北部有泰山,這些大河的落差比較大,能順利的對大量的降雨起到調節的作用,所以山東一般不會發大水!要想活的久,就往山東走,要想活的順,就到山東混,98年洪水,山東沒有,07年雪災,山東沒有,08年地震,山東沒有,12年暴雨,山東沒有,16年龍卷風,山東沒有,今年的冠狀病毒,山東還是最平安,山東才是真正的風水寶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除了上海,山東最強,寧要山東一張床,不要北京一套房,寧要山東一棵樹,不要深圳小別墅。
2、戊戌年山東水災,慈禧為什么要派李鴻章去“調研”?
屋漏偏逢連夜雨,恰在戊戌年,山東遭遇了一次大的黃河泛濫。李鴻章仿佛忽然被慈禧記起了一樣,被指派去了山東,想來選擇李鴻章辦這個差使,也有一定的道理。李鴻章對治河已有相當的經驗,在他執掌直隸總督近二十年的時間中,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常規政務,就是治理永定河。昔日幕僚吳汝綸在為其編奏議時,就表示洋務和直隸河工賑務是李鴻章“定力所注,他人有辦不到者”,
對李鴻章這么一個愛做事的人,哪怕就這么一個吃力沒好處的勘河的差事,也要保證兩件事:一個是把事情辦得漂亮,一個是要有足夠的排場。除了幕友、文案,還帶了西醫、電報生、巡捕、護衛侍從等一行人,11月29日請訓,出北京,經天津,過德州,抵濟南,水陸兼備,前后用了12天。一時之間,所到之處,災區“欽使、隨員、測量生、武弁、洋人幾于到處布滿,考察成效尚不知如何,但由于要多安排這些人員的食宿,已給正在進行的山東賑務帶來一定的干擾,
當時惠民縣的知縣邱柳堂在送走了查河官員后,作了一首《大官來詩》一舒憤懣:大官來,小官去,東奔西馳知何處。行轅預備十數處,夫馬足用酒席不論數,哪知差來到底誤,伺候月余只一顧(過夏家橋公館門未入),靡費千金向誰訴(傳言余辦差費七千金稟明撫臺)。僅僅是下面的查河官員,就受足厚待,顧指氣使,那就不難想象李鴻章所受到的待遇了,
這期間,找李“效力”的人也絡繹不絕,還不乏洋員,李不得不強調,此行只是“查勘而非辦工”,沒有什么油水好撈。一晃,三個月就過去了,相比于京津,濟南的冬天要暖和得多。夏秋之間陰雨連綿,入冬后反而滴水不下,濟南盼著一場雪,1899年2月10日,正是己亥年的大年初一,周、吳發來電報,稱山東黃河已查勘完畢,將要擬定“大治”和“救急”兩個辦法。
若不是手頭有待查事件,李鴻章還打算親自視察海口后,就早點回京復命,早在上年12月19日,朝廷命李鴻章考察張汝梅的地方事務能力。說起來,自張汝梅接替李秉衡當山東巡撫以來來,所面對的問題真是層出不窮,除了愈演愈烈的教案糾紛,山東境內又接辦了津鎮鐵路、開釆礦產,“中外交涉倍形棘手”,這個巡撫不好當,從日后兩人頻繁的通信可知,李張這三個月的相處頗為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