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文化大省,湖北是先秦時期楚國的地域,楚辭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我是土生土長的襄陽人我一直也很喜歡我的家鄉,要說中國最好的地方是湖北這個我不敢評價,我就自己的觀點說一下湖北最好的地方吧,湖北的教育名揚全國,問題是湖北優秀師資從大學老師到中學老師都在外流。
1、有人說中國最好的地方是湖北,湖北最好的地方是襄陽,你怎么看?
對于這個問題個人觀點如下:我是土生土長的襄陽人我一直也很喜歡我的家鄉,要說中國最好的地方是湖北這個我不敢評價,我就自己的觀點說一下湖北最好的地方吧:說“最好”:首先經濟方面:省會城市武漢遙遙領先其次襄陽宜昌次之,主要還是說下這三個城市吧!其一確實跟武漢相比差距比襄陽宜昌更大一點*(勿噴)其二社會閱歷尚淺湖北很多城市沒去過。
總結:經濟方面武漢碾壓旅游:武漢:全國知名的黃鶴樓戶部巷東湖歡樂谷等等..襄陽:古隆中黃家灣中國唐城漢城習家池夫人城..宜昌:三峽大壩清江畫廊三峽人家等等...總結:三個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旅游特點要這樣說下去要說的太多,總結一下:武漢湖北省會城市經濟人文教育交通旅游知名度省內遙遙領先,
2、湖北是一個怎樣的省份?
湖北?是一個大熔爐的省份。一群人自稱老鄉卻說普通話,基本就是湖北人,襄陽地區講河南話,十堰地區講陜西話,恩施地區講四川話,荊州地區講湖南話,黃石地區講江西話,黃岡地區甚至就有英山縣來自安徽,基本安徽話。湖北有代表性的方言也就是武漢話、黃岡話,湖北教育很發達,武漢的大學數量應該說僅次于北京、上海,與南京相比毫不遜色,力壓西安、成都、杭州、廣州等地。
但湖北的大學生卻留不住,涌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發達地區,湖北的教育名揚全國,問題是湖北優秀師資從大學老師到中學老師都在外流。湖北四季分明,既是千湖之省也是長江與漢水灌溉之地,農業發達,湖北工業經過晚清民國以來的發展,僅次于幾個發達省份,武漢鋼鐵公司、光谷,也是赫赫有名。湖北的發展有些郁悶,那就是武漢市越來越大越來越發達,省內“高處不勝寒”,沒有可堪匹配的其他城市,
3、外人眼中的湖北,是個什么樣子的?
一個江蘇人眼里的湖北人說句實在話,好久沒有接觸過湖北人了,十年前,去過武漢,宜昌,去過西陵峽,對湖北留下深刻印像,對湖北人也印象很好。一,湖北人熱情好客,初到武漢,分不清南北,武漢的路我覺得比上海還要難分辨南北東西,坐車從武昌到漢口,再到武昌,大橋上走來走去,方向都搞不清了,加上武漢的地名很有意思,什么傅家坡,劉家灣的,有點大家族的聚居地味道,初次見面的劉女士接待了我,熱情介紹了武漢的景點,邀我游東湖,中午還帶我去武漢理工對面的九龍大酒店就餐,臨走,還要買點鴨脖子土特產給我帶著,被我阻止,因為,我還要去宜昌,
到宜昌已經是晚上九點,但宜昌那邊接待我的人一直在等著,我記得是在珍珠路上的一家部隊賓館,那么晚湖北的朋友還在等我,讓我十分感動,第二天,還派車專門帶我去看了西陵峽,看了三峽大壩,看了西陵峽大橋,回頭又看了葛洲壩,中午也是拿出當地的特色菜肴熱情接待,印象很深的是吃了好幾種魚,說都是江魚。二是武漢人重視文化教育,
湖北人文化大省,湖北是先秦時期楚國的地域,楚辭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近代,張之洞武漢興辦實業的同時,也開辦了許多學校,今天,武漢擁有有多個高校,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在國內名頭很響,湖北的大學數量國內領先。
4、如何用一句話證明自己是湖北人?
“尖黃陂,絞孝感,又尖又絞是漢川,”這句話本來說的是斗笠。黃陂人最早做的竹斗笠是平頂的,頂上用一張襯紙遮擋,但是,湖北每年有不短的梅雨季節,那張襯紙很容易被雨淋濕而壞掉,于是,經過后代改良,為了便于雨水下落,把平頂改成了尖頂,并且把襯紙換成竹葉,這樣比較耐用,孝感人,他們做斗笠的時候,把斗笠的頂部做成圓形,但是,他們斗笠的邊是要絞的,也就是要包邊,這樣耐用,黃陂斗笠的邊是飛邊,沒有包邊的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