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隨著夏朝的世系在史書中與商朝的世系一樣清晰,以及殷墟和甲骨文的發現正式證明了商朝的存在,人們傾向于承認夏朝的存在,并在努力尋找其存在的直接證據,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歷時470多年,有17位皇帝,這段歷史被視為中國歷史上“天下有家”的開端,從夏朝的建立。
禹死后,為了爭奪盟主的位置,齊國殺了伯夷繼承禹的位置,又出兵打敗了胡氏部落。齊的統治得到了各部落的正式承認,歷史上稱之為“于傳子,天下一家”。什么是“家在人間”?傳說于曾經“選賢任能”,實行民主選舉部落聯盟首領的退位制度,是“天下為公”的時代;于把兒子傳死,繼承皇位,從而進入了“天下為家”的時代。“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皇位世襲制取代了退位制,中國從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社會。
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歷時470多年,有17位皇帝。后人自稱的華夏夏,就出自這里。(華出自華胥氏,伏羲女媧之母)但夏朝至今只存在于史書中,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商朝的存在,所以很多人懷疑夏朝的存在,尤其是西方學者不承認它的存在。但是,隨著夏朝的世系在史書中與商朝的世系一樣清晰,以及殷墟和甲骨文的發現正式證明了商朝的存在,人們傾向于承認夏朝的存在,并在努力尋找其存在的直接證據。
3、 夏朝的歷史是怎么樣的?據史書記載,禹的傳記本來在易,但易讓位給了禹的兒子齊。這段歷史被視為中國歷史上“天下有家”的開端,從夏朝的建立。夏十一個司氏部落與中央皇族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在政治上有分封關系,在經濟上有朝貢關系,大致構成了夏朝的核心疆域,夏季起于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交界處,南至湖北省北部,北至河北省南部。這個地區的地理中心就是現在河南省的偃師、登封、新密、禹州,通過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即堯舜時代至夏商時期的社會圖景。將夏朝時期中原地區包括杜愚羊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成剛遺址)在內的六座規模較大、層次較高的中心大都市城市納入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