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績效工資,就是所謂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有的人也把這種工資稱為績效增量工資,這塊績效工資如果處理不好,不少的教師一定會有說法的,第三位沒說在蘇州具體的地方哪個地方,也沒說工齡和職稱,只說是蘇州的在編教師,月工資52每月績效20公積金3000出頭,再加年底績效800這樣算來一年也有200000出頭。
三種績效,三種分配。方法決定績效的高低!從2019年1月1日起,我們這里開始實行用于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和上進心的績效工資政策,其實行的原則就是“獎勤罰懶”,一種是隨著工資按月發放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屬于個人的基本工資,它是隨著個人的職稱、工作年限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的調整而調整的。也就是說,職稱高,教齡長,當地經濟比較發達,那么,教師個人的這塊工資就非常理想,
這塊工資屬于個人,占個人總績效工資的70%,別人沒有機會享受它的。——這是第一種績效工資,完全屬于自己。還有一種績效工資,就是所謂的獎勵性績效工資,這種績效工資原來也是按照個人的職稱教齡等等各方面決定高低的,應該是按照人頭分配的屬于個人的一部分工資。不過,個人沒有支配權,不能由某個教師來決定,這塊工資的分配辦法是有明確規定的。
在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的基礎上,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協商決定分配辦法,在學校公示一周之后,所有的教師沒有異議,即可上報,經過上級領導批準后,即可發放,這是某校2018年秋季擬訂的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辦法和結果。請看下圖:這塊績效工資如果處理不好,不少的教師一定會有說法的,——這就是第二塊績效工資,有時候產生爭議最大的就是它。
還有一項績效工資就是最近幾年剛剛開始實行的年終效能獎,有個地區是在2015年開始實行的。2015年和2016年的年終效能獎是一起發放的,是按照平均值即每人每年15000元的標準統一發放的,包括退休教師和離休教師都有,并且,標準相同。下面是這個地方的某位教師兩年一次發放的效能獎,請看:下面是某個地方2017年的效能獎:有些地方已經把2018年的效能獎發到教師的手里了。
這種績效工資的分配辦法各地不一樣,有的地方是按照個人的月應發工資的3~6倍不等的標準執行,具體的要看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好一些的地方肯定會高一些的,有的人也把這種工資稱為績效增量工資。——這就是第三種績效工資,與當地經濟有直接的關系,三種績效工資,三種分配辦法,辦法的不同,教師得到的結果就會不同。
2、蘇州各區縣的教師月工資和全年總收入有多少?
我在網上找了三個關于蘇州不同地區的待遇,應該是比較可靠的數據分享給大家,拋磚引玉,期待更多朋友的分享。第一位是吳中區某小學教師的收入,在編七年,二級職稱,月打卡工資6400,雙邊公積金3200,年底績效?考核有85000,一年加起來總計有215000多。這位教師的職稱還是比較低的,過個幾年職稱評上去以后,待遇應該還能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位是蘇州下轄縣級市常熟市的教師待遇。常熟在經濟百強縣中排名第四,縣域經濟比較強,工作16年的高中教師,副高職稱,月工資9500,年底績效是20000左右,加上公積金,一年大約18萬——比吳中區的二級教師低了3萬多。第三位沒說在蘇州具體的地方哪個地方,也沒說工齡和職稱,只說是蘇州的在編教師,月工資5200,每月績效2000,公積金3000出頭,再加年底績效80000,這樣算來一年也有200000出頭,
3、副高級教師7級工資每月多少?
事業專技副高職稱崗位分5、6、7三個等級,7級是副高職稱最低等級。常識理解,副高職稱工資待遇基本對應行政副處,7級高于正科略低于副處,6級大致與副處持平,5級高于副處但低于正處,這是事業單位副高職稱與本地區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管理崗的基本對比情況,注意,我所說的是本地區,也就是說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學校的教師待遇差距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