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荊州正在推進荊州開發區與沙市鑼場工業園、荊州江陵綠色能源化工產業園融合發展,打造“雙千億”大工業平臺。結合數據以及城市地位,荊州發展最優,也基本確定,在2015年的沿江高鐵走向之爭中,荊州與荊門爆發了激烈的爭奪戰,最終沿江高鐵遺憾還是走了荊門,荊州再一次與國家超級干線擦肩而過,錯過了一個發展機遇,在商業,企業投資,融資方面荊州也稱不上活躍,所以大多數荊州網民都持悲觀態度,認為荊州是湖北打壓的對象之一。
1、你覺得荊州怎么樣?
單從感官上覺得現在的荊州-不值!作為九州之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經過了幾千年的熏陶,本應該成為二線城市。如今卻是GDP不到2000億的城市,有人說荊州是因為分洪區的緣故才沒能大力發展經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七百萬人民群眾豈不是整天生活在“長江水池子”里,這是非常不安全的事情,難道上級不知道么?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是分洪區,那荊州是怎么做到湖北第四大城市的?帶著渾身疼痛的身體居然還能領先湖北省普通地州,難道這是奇葩?亦或者是荊州內涵豐富,我認為荊州該主動走出去招商引資,打擊本地不良作風,扭轉風尖浪口形勢,建設荊州光明未來!。
2、荊州會不會重新崛起?
看到最近網絡上盛傳以前是大意失荊州,現在是故意失荊州的說法甚是惋惜,曾經的荊州地區面積巨大,人口眾多,是當之無愧的湖北老二,碾壓其他地級市,自從荊州經過一系列分分合合之后實力遭到大幅削弱。后面析出了地級荊門市、沙市市以及由省直轄的天門、潛江、仙桃,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
時隔兩年后,國務院批準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曾經繁華一時的沙市也在與荊州的合并中失去了競爭力。荊州市現在下屬縣市多為農業縣市,很多處于分洪區,而且荊州市區還處于荊州西北部,偏安一偶,遠離這里的洪湖,監利等人口較多的縣市幾乎不能受到荊州發展的照顧,反而與武漢走的越來越近,所以才會出現有傳出洪湖會劃入武漢的聲音,
而且荊州直到2012年才通火車,這個時間已經算比較晚的了,下面的縣市不用說,幾乎都是鐵路盲區,或者有一個三等小站,交通不便給荊州縣市發展帶來巨大阻礙。目前來講,下屬松滋市和公安縣都屬于荊州發展速度比較快,縣域經濟比較強的縣市,而監利,石首這樣的由于多處于分洪區,而且地理位置不算優異,所以近幾年發展一直處于緩慢增長階段,縣域經濟一直是荊州的短板,這一塊需要加強,
在2015年的沿江高鐵走向之爭中,荊州與荊門爆發了激烈的爭奪戰,最終沿江高鐵遺憾還是走了荊門,荊州再一次與國家超級干線擦肩而過,錯過了一個發展機遇,在商業,企業投資,融資方面荊州也稱不上活躍,所以大多數荊州網民都持悲觀態度,認為荊州是湖北打壓的對象之一。其實不然,從國家和省政府的規劃來看,荊州不僅被規劃為未來湖北區域性交通樞紐,同時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樞紐輔助樞紐,定位也是區域性中心城市,未來發展巨大,
3、湖北荊州未來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荊州的發展在湖北越來越有邊緣化的趨勢!一主兩副的定位,省政府明確發展武漢,襄陽,宜昌,失去了天時。交通區位優勢的喪失就不必說了,兩條高鐵的繞道,失去了地利,最大的問題是,城市缺乏一種人和,優質的人才都沒有留在這里,普通的市民對城市的發展失了信心,領導層的頻繁更換,缺乏一個持續的定力!這才是最可怕的。荊州最有優勢的人,荊州人不缺錢,從雙11的消費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財隨人走,人留不住,財也留不住,
4、湖北荊州為什么一直都發展不起來?
我是武漢的,在荊州呆過,談不上很了解但在這里臆測一下荊州發展缺乏動力的原因。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地理位置,在國內,要發展就必須有上級政府支持,可為什么省內政策對荊州支持少?荊州夾在武漢和宜昌之間,都在長江沿線,按理說是個好地方,可那僅是對純地理位置來說,講到發展,國家的政策是中心城市輻射周邊城市。可荊州夾在武漢和宜昌之間,這就悲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