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為了防止武漢一城獨大造成湖北發展不平衡所采取的措施,湖北大力發展宜昌和襄陽。這對宜昌的經濟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也為宜昌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省一級來除了幾個經濟大省,就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以外,湖北不管是總量還是人均都是靠前的,有時排在河南、四川后面,但說明不了什么,河南、四川體量、人口都比湖北多很多,整體上除了沿海,中西部最厲害的省份,非湖北莫屬,湖北勝過中西部諸省、自治區,勝就勝在綜合實力上、勝在可持續發展上、勝在科教文衛上;2、八十年代以前,湖北就是資源大省、科教大省、重工大省、交通大省,處在南北交匯、東西交融的節點上,天時地利占盡了;但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關口上,湖北顯然是落后了十年、耽擱了十年的,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提倡東西平衡、南北協調、均衡發展了,湖北才奮起直追的,二、三十年的轉型、調整之后,湖北重新回到了快車道、回歸到了應有的地位了;3、二十多年來,湖北摒棄了原先武漢一城獨大、一騎絕塵的做法,由單純的武漢為中心,改為了一主兩副三個發展中心,襄陽、宜昌兩個副中心城市同樣受到了省里的高度關注,一個輻射到了河南西部地區、一個連接上了重慶、湖南,區域中心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了,一體兩翼、激活了整個荊楚,襄陽和宜昌的發展超過了兄弟省份的大多數同等城市,兩個5000億級別的城市拱衛著,全省的經濟也有了堅實的支撐了;4、未來二十年,湖北還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進步的空間,在保守主義蔓延世界各國的狀況下,經濟內循環的步子還會加大,在沿海省份由外向型向內生型轉移的大背景下,不管是拓展市場,還是轉移產能,不管向東南西北那個方向伸展,湖北都是繞不過去的中心、閘口、關隘,湖北承接沿海產能、沿海市場的核心作用會愈加明顯,不論是在湖北中轉還是留在湖北就地轉化、擴散,湖北都蘊藏著最大的契機、最大的希望、最好伸展的市場。
1、湖北發展怎么樣?
1、省一級來說,除了幾個經濟大省,就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以外,湖北不管是總量還是人均都是靠前的,有時排在河南、四川后面,但說明不了什么,河南、四川體量、人口都比湖北多很多,整體上說,除了沿海,中西部最厲害的省份,非湖北莫屬,湖北勝過中西部諸省、自治區,勝就勝在綜合實力上、勝在可持續發展上、勝在科教文衛上;2、八十年代以前,湖北就是資源大省、科教大省、重工大省、交通大省,處在南北交匯、東西交融的節點上,天時地利占盡了;但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關口上,湖北顯然是落后了十年、耽擱了十年的,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提倡東西平衡、南北協調、均衡發展了,湖北才奮起直追的,二、三十年的轉型、調整之后,湖北重新回到了快車道、回歸到了應有的地位了;3、二十多年來,湖北摒棄了原先武漢一城獨大、一騎絕塵的做法,由單純的武漢為中心,改為了一主兩副三個發展中心,襄陽、宜昌兩個副中心城市同樣受到了省里的高度關注,一個輻射到了河南西部地區、一個連接上了重慶、湖南,區域中心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了,一體兩翼、激活了整個荊楚,襄陽和宜昌的發展超過了兄弟省份的大多數同等城市,兩個5000億級別的城市拱衛著,全省的經濟也有了堅實的支撐了;4、未來二十年,湖北還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進步的空間,在保守主義蔓延世界各國的狀況下,經濟內循環的步子還會加大,在沿海省份由外向型向內生型轉移的大背景下,不管是拓展市場,還是轉移產能,不管向東南西北那個方向伸展,湖北都是繞不過去的中心、閘口、關隘,湖北承接沿海產能、沿海市場的核心作用會愈加明顯,不論是在湖北中轉還是留在湖北就地轉化、擴散,湖北都蘊藏著最大的契機、最大的希望、最好伸展的市場。
2、如何看待湖北襄陽宜昌二副城市的GDP?
感謝網友的提問!關于“如何看待湖北襄陽宜昌二副城市的GDP”這一問題,觀點如下:①襄陽、宜昌是湖北省開全國之先河而設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結合全國十大城市之一的湖北省副省級省會城市武漢一同助力湖北復興。這是湖北全省域崛起的重大戰略工程,襄陽、宜昌兩市充當著湖北省西北、西南地區的帶頭帶動作用,為湖北省社會經濟建設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②襄陽、宜昌先后成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在2017年年終經濟競賽公布以來,襄陽取得跨越式戰果,長達十年的襄宜經濟賽跑終于落幕。自2006年開始,襄陽被宜昌經濟超越,此后每年都以微弱差距分別為湖北省經濟第三、第二,引起全國專家學者的重視,直到2017年,襄陽GDP大幅反超宜昌,取得全省經濟第二強市的地位。
襄陽、宜昌山水相連,同處湖北省“鄂西生態經濟圈”,兩市人民往來密切并未因經濟呈黏著狀態不悅,而是相互鼓勵并激勵著對方加倍努力,只有這樣,襄陽、宜昌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為鄂西圈乃至于湖北省做出更多的貢獻。參照相關統計數據得知,襄陽、宜昌代表湖北省奪得中西部地區(不含省會、直轄市)經濟十強重要席位,分別位居第三、第四名,
3、為何宜昌、襄陽能10年追平底蘊深厚的洛陽?宜昌、襄陽的未來會更有前景嗎?
可以追上的,我用這些數據給大家展示一下。分別以前期和后期分析一下,以前的差距我附上一張湖北和河南四市經濟發展圖,從2005到2015年四市GDP增長情況,可以看出襄陽和宜昌GDP在2010面以前遠不如洛陽和南陽,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就更比不上了,2004年,洛陽GDP已達904.6億元,位居中部非省會城市首位,彼時的襄陽、宜昌GDP分別為557.88億元、540.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