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是將大米研磨后直接放入機器中擠壓成型,利用摩擦的熱量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干漿米線干燥后為“干米線”,便于攜帶和存放,云南米線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將大米發(fā)酵后磨成粉,俗稱“酸漿米線”,工藝復(fù)雜,制作周期長,干髓米線筋骨硬,咬口長線頭,但缺少米的香味。
材料:豬后臀尖300g,昭通醬45g(可用普通辣醬代替),白糖10g,醬油30ml,大蒜5瓣,米線200g,豌豆苗50g,鹽3g,高湯150ml,香蔥1根。1.把肉洗干凈,切成塊。2.用鍋內(nèi)剩余的油將大蒜炒至外緣發(fā)黃,撈出備用。然后轉(zhuǎn)小火,加入辣醬,炒紅油;3.加入之前炒過的肉丁和辣醬,攪拌均勻,依次加入糖,炒香;4.當(dāng)鍋里的油變多了,放入大蒜炒勻,然后將所有材料倒入燉鍋;5.不加水,用肉里的肥肉燉30分鐘,直到肉丁和蒜酥爛,就是做紅燒肉。6.米線將豌豆苗用清水洗凈,放入沸水中焯至熟,將米線放入大碗中,加入高湯和少許鹽調(diào)味,再放入豌豆苗,倒入鹵肉湯和香蔥拌勻。
2、 米線是什么做的?米線,以優(yōu)質(zhì)大米為原料,經(jīng)過發(fā)酵、打漿、過濾、蒸煮、擠壓、熬制而成。米線細長、潔白、柔韌、吃法多樣,云南米線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將大米發(fā)酵后磨成粉,俗稱“酸漿米線”,工藝復(fù)雜,制作周期長。特點:米線好筋骨,滑糯香甜,有米香,是傳統(tǒng)的制作方法,另一種是將大米研磨后直接放入機器中擠壓成型,利用摩擦的熱量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干漿米線干燥后為“干米線”,便于攜帶和存放,吃的時候熟了腫了。干髓米線筋骨硬,咬口長線頭,但缺少米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