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預防腸癌(一般指的是大腸癌),就要先了解大腸癌發病有關的危險因素。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生活作息的不規律,不良情緒等因素環境下,大腸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在我國節節升高,據統計,每3分鐘就有1人死于大腸癌,而一個成年人有10%的機會會患上大腸癌,如何“逃離”大腸癌的魔爪。
1、怎樣預防大腸癌?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生活作息的不規律,不良情緒等因素環境下,大腸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在我國節節升高,據統計,每3分鐘就有1人死于大腸癌,而一個成年人有10%的機會會患上大腸癌,如何“逃離”大腸癌的魔爪?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三區主任王磊教授在接受39健康網采訪時就表示,現在依然有不少人認為大腸癌是老年病或遺傳病,其實從臨床上看大腸癌的發生多與后天環境因素相關,其中大腸癌最喜歡“招惹”這6類人。
1、不愛吃蔬果、全谷物類食物有研究顯示,每天多吃10克膳食纖維,可降低10%的大腸癌發生幾率,吃的越多降低幾率就越大,最為理想的狀態是每天保持在25-30克之間,專家表示,膳食纖維主要是幫助腸道的蠕動,減少有害物質在腸道中滯留的時間。“但目前多數市民都遠遠低于這個數值”,據悉,膳食纖維主要來源于蔬果和全谷物,例如蘋果、櫻桃、棗類、筍類、菜花、菠菜等,全谷物類有燕麥、糙米雜糧、全麥面包等,主食中白米、白面加工較精細,纖維素含量越少,
2、不愛喝水即使吃再多的膳食纖維,水喝的不夠也沒有用,專家表示,每天喝足5杯水,大腸癌的發病幾率將降低45%,現在很多市民都無法達到這個量,尤其是經常坐在空調房間的人。此外,喝水的時間也很重要,最好在早晨起床的時候喝一杯水,這樣能夠促進排便,有利預防大腸癌的發生,3、愛吃紅肉、加工肉品與燒烤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早就把紅肉、加工肉作為大腸癌的危險因素列為一級致癌物,我們曾經在臨床上碰到1個14歲就患大腸癌的病人,一問發現機會每天都在吃烤香腸,這么年輕就患大腸癌很有可能“兇手”就出在這個上面。
之所以加工肉會誘發大腸癌的發生,主要原因是在加工過程中化學添加劑的成分,而紅肉導致大腸癌的原因在于經過高溫燒烤后,會產生異環胺,人體攝入后經過酵素活化,會使致癌基因突變,4、肥胖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體重正常的人高出1~2倍。其實不僅僅發生在大腸癌上,對于所有腫瘤,肥胖都是一項高危因素,因為肥胖容易引發炎癥反應,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基因的癌變,
專家建議,無論處于何種年齡段,最好使自己的BMI維持在18.5~24之間、腰圍男性不超過36腰、女性不超過30腰。5.不運動在臨床上,有將近1/4的大腸癌患者發生的原因歸因于久坐或者不運動,專家表示,運動不但能夠減少肥胖發生,還能夠增強自身的免疫力,減少腸道炎癥的發生,增加腸道的蠕動,防止便秘等,美國癌癥協會就建議,預防大腸癌一定要保持每周5天,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運動類型的選擇因人而異。
2、大腸癌早期會有哪些癥狀?如何預防大腸癌?
我國也是結直腸癌高發國家,而且男性發生率慢性高于女性,可能跟男性抽煙、喝酒、辛辣刺激不規律飲食明顯比女性多有關系,而且腸癌大部分發生在40-60歲這個年齡段里面,40-60歲這個年齡是一個男人的黃金年齡,同時也是非常尷尬的年齡,男人40歲事業正在蒸蒸日上,40歲男人也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養的尷尬年齡,如果一個人在四五十歲發現腸癌對個人還是對家庭,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是一種巨大的打擊,所以早期發現腸癌對預防結直腸癌非常重要。
我們大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不過那一部分發生癌癥我們都稱為結直腸癌,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大腸癌,但遺憾的是除了早期直腸癌有便血、里急后重感(拉完還想拉,總感覺大便拉不干凈的感覺)等表現外,其他部位結腸癌早期基本都沒有癥狀。隨著腫瘤癌細胞慢慢長大會逐漸出現下列癥狀:1.大部分人最早出現就是大便變細,次數增多、有粘液便、血便、粘液膿血便,這些癥狀沒有特異性,很多腸炎、胃腸功能紊亂也會出現這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