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北地區為例,人們面對1950—1953年的蝗災時,還采用人工捕打的方法,到1956年,人們就開始用農藥來消滅蝗蟲,農藥的使用提高了蝗災治理的效率,尤其在80年代以后,農藥大規模的生產和推廣讓蝗災對生產活動的影響再一次降低。隨著經驗的增長,古人逐漸開始用一些積極的辦法對付蝗蟲,比如開元賢相姚崇,面對山東地區的大蝗災,就破除了迷信,用驅趕、抓捕焚燒,挖坑填埋的方式與蝗蟲對抗,效果頗為顯著;元朝的時候,人們在繼承前代治理蝗災的基礎上,開始思考預防蝗災的方法。
1、建國以來,中國的蝗災是怎么被消滅的?
蝗蟲,別名又叫螞蚱,還有的地方叫蚱蜢。在舊時代,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時常發生蝗災,一旦蝗災發生,就會導致農民的糧食有絕產的可能。新中國成立之后,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高,生產出了專治蝗蟲的農藥“六六六”農藥粉劑,“六六六”農藥粉劑是由勤勞的農民負責噴灑的。在使過藥的農田里,中毒的蝗蟲被毒的漫天起舞,噴灑農藥的器具叫噴霧器,有手搖式、汽油機式,總之效率是很高的。
2、農田里的蝗災怎么快速消除?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蝗蟲是一種對農作物破壞力極大的害蟲,如果農田里發生了蝗災,個人認為,一定要盡可能早的以藥物噴殺的方式進行消滅。有冬件的,可以借助無人機噴藥毒殺,這是最直接、也最見效的方法。當然,治理農田蝗蟲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農業防治(生態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這些防治要達到的目標都是消滅蝗蟲,避免蝗蟲對莊稼的為害。
防治蝗蟲我們強調要預防為主,因地因時制宜,采取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要盡量在蝗蟲大發生之前,或在蝗蟲發生程度較低,蝗蟲還沒有給莊稼造成損失時,及時采取行動,將蝗蟲消滅。一:農業防治,農業防治也可以認為是生態治理,主要方法可以歸結為三種:1、減少蝗蟲的食物源。很多種蝗蟲都吃玉米、小麥、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樹等,
因此在蝗蟲發生地盡量多種植大豆、苜蓿、果樹和其它林木,可一定程度上減少蝗蟲發生數量。2、減少蝗蟲的生存地,有些蝗蟲多發生在地勢較低的地方,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地塊改造成池塘,養魚、養蝦,這樣可以使蝗蟲的生存地大大減少,也能較好地防治蝗蟲。3、減少蝗蟲的產卵地,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三種方法:1、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
蝗蟲的天敵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鳥、真菌、病毒、線蟲、捕食性的甲蟲、寄生性的蜂類、寄生蠅類等。螞蟻、步甲、芫青、雛蜂虻、食蟲虻等都是蝗蟲的重要捕食性天敵昆蟲,因此保護和利用好當地的蝗蟲天敵,對于控制蝗蟲有重要作用。他們可以消滅很大一部分蝗蟲,一般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災的爆發,除非由于某些原因,蝗蟲的天敵沒有能力控制下,蝗災則可能大爆發,
2、利用生物農藥防治。目前用于防治蝗蟲的生物農藥有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和印楝素,蝗蟲微孢子蟲是蝗蟲專性的、只有單個細胞的原生動物。蝗蟲取食了有微孢子蟲的食物后,就可以引起蝗蟲得微孢子蟲病,綠僵菌是蝗蟲的病原真菌。蝗蟲接觸了該真菌后,真菌就可穿透蝗蟲的皮膚(體壁),進入到蝗蟲的體內繁殖,或是產生的毒素,或是菌絲長滿蝗蟲體內使蝗蟲死亡,
印楝素是從一種叫做印楝的樹中提取的一種物質,屬于植物源殺蟲劑,對蝗蟲的毒殺作用明顯。3、生物防治:牧雞、牧鴨治蝗,牧雞、牧鴨治蝗就是養雞、養鴨來吃蝗蟲,達到消滅蝗蟲的目的。在蝗蟲發生時,把雞鴨驅放到田間,捕食蝗蟲,三:化學防治。很多化學農藥都可以用于防治蝗蟲,目前用于防治蝗蟲主要有機磷類農藥的馬拉硫磷、敵敵畏;菊酯類農藥,溴氰菊酯、綠氰菊酯等;昆蟲生長調節劑,卡死克等,
還有很多混配的農藥,如快殺靈等等。銳勁特是由國外農藥公司新開發的一種殺蝗蟲的特效農藥,目前地面化學防治常用農藥有:75%馬拉硫磷油劑、2、5%敵殺死油劑、5%卡死克水劑、45%敵馬乳油、30%辛氰乳油等,均可按上述農藥的使用說明書配藥噴施,這幾種農藥的施藥方法是,地面防治的施藥方法以超低量噴霧(噴灑藥液1、5~2、25升/公頃)和低容量噴霧(噴灑藥液10~15升/公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