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記憶尤新,高三一年只放了32天假,高二到高三的暑假17天假,國慶3天,寒假10天,清明1天,五一1天,每周的周末只有周日下午和晚上放假,并且在高三后期,周日下午理綜晚上數學刷卷,所有的假期大部分同學都在學校自習,對于我來說我的高三,沒有假期但是事實證明,我們的努力,終將得到回報,高三一年,我刷了至少400 套英語卷,300 套數學,150 套理綜,所有的假期,只要能不回家,我都在學校自習,那段時光真的很艱難,我不知道多少次問自己,這樣有用嗎。
1、準高三學生如何安排暑假?
終于,比非畢業年級晚了12天之后,今天我們準高三終于放暑假了。作為一名準高三教師,給同學提幾個假期中要注意的問題:第一,改變以完成作業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高一高二時,有些小朋友還沒有從小學、初中的學習方式完全轉變過來。許多同學喜歡在做作業上耍小聰明,還有些同學,雖然完成了作業,但是對作業的對錯、得分以及暴露的知識問題并不關心。
不改錯,不關注老師在第二天的講解,到了高三,必須把作業當成是日常的自我檢測與提高。每次完成作業時必須全身心投入,做完作業要核對答案,對于錯題必須進行反思,甚至反思的時間要超過做題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通過作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在準高三假期里一般學校都會留不少作業,對付完成作業的結果就是把一個很好的提高過程變成了浪費時間。
第二,培養標準化的做題流程,所謂標準化的做題流程一般是:首先將一切外界影響排除,如手機等放在遠離自己的地方。然后認真讀每一個題目,不跳字,標出重點和數據,利用一旁的演算紙演算,并把做題步驟標準的寫在試卷或作業本上。在每個題目之間有短暫的休息,但是不要長時間中斷,完成了一部分內容之后核對答案進行反思。在高一高二時,一些同學做題習慣很不好,
一邊玩手機一邊寫作業。讀題不夠仔細,做完才發現自己理解題意理解錯了,做錯了題簡單歸結為馬虎,拒絕反思。做兩道題休息二十分鐘,效率極其低下,準高三這個假期,要把不好的做題習慣丟掉,真正進入到復習狀態當中。第三,自己閱讀課本,課本是重中之重。有些同學不喜歡看課本,整天拿著一本練習冊做題,要知道,課本是經過許多專家反復論證寫出來的精華,最后高考也是以課本為綱出題。
而且從最近幾年的高考形式來看,許多問題其實就在書中,假期在做題之余,不妨系統化的閱讀一遍課本。讀課本不同于讀小說,不能一目十行,而是要仔細思考課本的內容,想清楚編者為什么要按照這個順序安排內容,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怎樣的?通過通讀教材,我是否已經理清了知識脈絡,我是否已經可以給別人講解課本的邏輯?第四,培養良好的習慣和作息時間。
2、初三和高三畢業班學生,過年放幾天假合理?
現在初三過年放假是全放的呀,因為初中的任務并不重,就算任務很重,但是初中是九年義務教育之內的。如果有學校膽敢補課的話,他們真的可以發瘋的去投訴的,你給他們一個投訴的芭他們就敢去投訴。我們南方這邊已經很多年沒有過年的時候讓初三的學生補課了,如果自己想提高的話可以各顯神通,自己找老師或者課外補習機構去補課,
高三呢都還有點不同,高三的學生,因為不在九年義務教育之內,學校還是可以組織補課的。沒有明令禁止補課的話,很多學校還是可以自主組織學生回去補課,高中的一個特點就是,就算有家長了,學生投訴,他們也可以置之不理。當然有一些高中他們還是有點顧忌的,如果有投訴的話,他們還是會適當收斂一下,但是不會像初中那樣恐慌,
3、過年,你們高三放幾天假?
大一新生記憶尤新,高三一年只放了32天假,高二到高三的暑假17天假,國慶3天,寒假10天,清明1天,五一1天,每周的周末只有周日下午和晚上放假,并且在高三后期,周日下午理綜晚上數學刷卷,所有的假期大部分同學都在學校自習,對于我來說我的高三,沒有假期但是事實證明,我們的努力,終將得到回報,高三一年,我刷了至少400 套英語卷,300 套數學,150 套理綜,所有的假期,只要能不回家,我都在學校自習,那段時光真的很艱難,我不知道多少次問自己,這樣有用嗎?這樣如果還考不好,我該怎么辦?我們的所有懷疑,其實在現在看來,并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