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三國志》中沒有的;二是同《三國志》一事二說的;三是紕謬顯然,言不符理的;四是裴公的評論。特別是隨著央視這幾年相繼推出的幾個大型節目如《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的熱播,喚醒了很多人學詩詞、學經典的熱情,學校的國學比重逐年增加,有的還專門開設了國學課,一些企業用國學來指導和校正自己的企業文化,搞國學培訓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歡迎。
1、你的姓氏發源地是哪里?
萬(wàn),中國姓氏之一,在我國姓氏人口排行榜位列第86位,屬于大姓。萬姓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0.42%,人口大于300萬,如今,萬姓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西、江蘇、湖北等省,這四省萬姓約占全國萬姓人口的40%以上。萬姓之正源亦出于姬姓:周成王封同姓族人姬良夫于芮國,芮國為伯爵國,在春秋之時,芮伯萬當國,因其姬妾眾多,使他的母親芮姜不滿,將其驅趕到魏城(現在山西芮城)。
他的后代以萬為氏,稱萬姓,這是萬姓的正源,(芮國在周襄王十二年(公元前640年),為秦穆公所吞滅。)漢族源流1,亦源于姬姓:春秋時晉國大夫畢萬,他的后代稱萬氏,在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后代畢萬在晉國任大夫,在周惠王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畢萬等人輔助晉獻公消滅了耿國、霍國和魏國三個小諸候國,畢萬以戰功封于故魏城(現山西芮城),因此他又稱魏萬,成為后來戰國七雄之一魏國統治者的先祖。
2,源于子姓:商朝商王湯,設有萬舞這種官職,萬舞,就是萬人之舞的意思,是商朝初大型禮儀的總指揮。史書記載,商湯是因“以萬人而得天下”,一舉擊敗夏桀,建商朝,萬舞的后代,以祖先官職為氏,稱萬氏,這支萬氏遠遠早于姬姓萬氏。3,源于任姓:戰國時孟子弟子萬章,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萬章,為任姓,全名任萬,字子章,被后世稱作萬章。
萬章的后代,以先祖之名為氏,亦稱萬氏,他們也稱為萬氏正宗,4,源于改名:在宋朝南仲丞相的幕客趙方的后代。在宋朝理宗時,有一名參議大臣為方岳,官授南仲丞相,他的幕僚中,有一幕僚名趙方,因名字中的“方”與方岳的姓氏有忌,因此改為趙萬。在趙萬的后代,亦稱萬氏,5,源于地名:以居邑名為氏。在古代有一個叫做弈葉的人,居住于陰山之北的萬紐于山,他的后代地名為氏,亦稱萬氏,
少數民族源流1,源于鮮卑族。南北朝時北魏拓拔部的葉萬氏、萬紐于氏等部落,按照北魏孝文拓拔宏(元宏)的漢化政策,改為萬氏,2,源于蒙古族。蒙古族土默特氏,以部落為氏,土默特氏族在明代居中衛(今遼寧沈陽),在清改漢姓為萬氏和金氏等,3,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回族萬氏,源出宛葛思諧音。萬氏在回族中為數不多,清末著名的阿拉伯文書法家萬景和為回族萬氏,
4,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滿族圖們氏,亦稱圖莫圖氏,漢化后的后代多冠漢姓為萬氏、圖氏、門氏、莫氏等。.滿族瓦色氏,漢化后的后代多冠漢姓為萬氏、瓦氏等,滿族萬旒哈氏,漢化后的后代多冠漢姓為萬氏。5,源于鮮卑族的萬俟氏,這種萬姓讀mò不讀Wàn,也不可作“萬”。廣東新會等地有此姓,我想查出江西的萬姓的源頭,結果沒查出。
2、學習國學的意義?
近幾年,國學熱持續升溫,特別是隨著央視這幾年相繼推出的幾個大型節目如《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的熱播,喚醒了很多人學詩詞、學經典的熱情,學校的國學比重逐年增加,有的還專門開設了國學課,一些企業用國學來指導和校正自己的企業文化,搞國學培訓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歡迎。說實話,我個人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當然,在這股熱潮中,有人因為認識深刻而真心去學,也有人是隨潮流跟風去學。那究竟為什么要學國學?想清楚、搞明白了這一點,才能真正解決學不學、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先來搞清楚什么是國學,國學到底包含哪些內容呢?古文經學大師章太炎認為主要包括經學、哲學、文學這三個方面,經學主要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哲學是中國古代的儒道法墨名以及佛家等派別的思想,文學則是指離騷、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