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劣勢,就是香港的山太多了,只有少量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這跟其他城市相比確實吃虧不少,即便是面積比香港小很多的新加坡,其所轄地區也有大量平原。香港所轄的陸地面積為1106.34平方公里,與北京順義區面積差不多大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國兩大特別行政區之一。
“廣州灣”這三個字,是法殖民時期的名字,跟廣州沒關系,是舊南三都的一個地點。再說,廣州灣當時也只是當時遂溪、吳川兩縣的部分陸地、島嶼久麻斜海灣而已,只占現在湛江地區的小部分,恢復這個名字沒什么意義,然而,“湛江”二字也未必合適,我個人認為1945年收復廣州灣時,臨時取的“湛江”二字太倉促。這個湛字,據說來自隋朝設置的一個“椹川縣”,知道著名的“椹川大道”怎么來的了吧?可穿越到隋朝喔,嘿嘿,
當時起名的人,覺得“椹”不能代表這里,所以改為“湛”,一是有水有海,二喻藍色。“川”字是兩山夾水,也不合湛江地形,改為江(平原上的大河)更合適,于是,1945年8月19日,中法簽約交接廣州灣,8月22日就敲定“湛江”并公布于眾,貌似有改天換地的感覺,但確實太倉促了。湛江,這個稱謂,脫離了上千年的本地歷史,讓人沒有歸宿感,
從歷史上看,一千多年前,唐貞觀時期,雷州半島就被命名為“雷州”,清代又稱雷州府,吳川、廉江,曾屬化州,明清又屬高州府。實際上,現在的湛江地區是過去雷州府與高州府部分地區的合并,后來,經過幾次不合理的區域劃分,將湛江地區變成了雷州話、吳川話、涯話、白話混合的大雜燴地區,不同文化和民系交融在一起,既沖突又融合,大家已習已為常。
那湛江到底叫什么名字比較合適,縱橫哥覺得應保留“雷州”二字吧,或叫“新雷”,或干脆收回茂名,改為“高雷”,最后,強烈建議現在的縣級市雷州恢復“海康”的舊名!這個小縣級市就冠了“雷州”這個歷史大名,它受不起啊!答案發出后,有些朋友意見比較大,我想可能是因為,湛江現在的區域,不僅包括過去雷州府的地盤,也包括高州府的一部分,所以我也有說“高雷”。
香港所轄的陸地面積為1106.34平方公里,與北京順義區面積差不多大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國兩大特別行政區之一,香港地處中國南部沿海,其東、南、西三面臨海,僅僅在北面與廣東省的深圳特區接壤,在地理上形似一個小型半島。(香港地理位置)香港大體上由九龍、新界、香港島三部分組成,陸地總面積為1106平方公里,這個面積算不上小,也稱不上大,我在這里給大家橫向對比一下,
新加坡面積:719平方公里深圳面積:1997平方公里東京面積:2155平方公里上海面積:6340平方公里廣州面積:7434平方公里北京面積:1.64萬平方公里北京順義區面積:1021平方公里北京密云區面積:2229平方千里北京城區面積:1400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對比上述幾個城市,香港的面積確實算不上大,但也還湊合,起碼比新加坡大多了。
不過香港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劣勢,就是香港的山太多了,只有少量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這跟其他城市相比確實吃虧不少,即便是面積比香港小很多的新加坡,其所轄地區也有大量平原,(香港境內多山)目前香港沿海的平原地帶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但對于開發內陸土地,香港政府的態度卻一直非常謹慎。現在香港大約還有70%的土地處于未開發狀態,這主要是因為環保組織的阻攔,
由于本來土地就很稀少,再加上有大量的土地被禁止開發,導致香港的居民住房非常地緊張。截止到2016年,香港82.2%的家庭住房面積在20平米至70平米之間,在這里只有頂級富豪才能擁有別墅,(密集的香港居民樓)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謹慎的土地使用政策雖然使香港人的住房壓力巨大,但也因此為香港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森林環境,香港的人均綠的占有率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