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廣東 > 惠州市 > 清稅申報表,納稅清算申報表怎么填

清稅申報表,納稅清算申報表怎么填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1-04 13:00:42 編輯:惠州本地生活 手機版

1,納稅清算申報表怎么填

經濟性質看稅務登記證,中外合資,個人獨資..... 注銷稅務登記申請 ***稅務局: 我公司注冊地址在*****,法人代表是***,于**年**月**日成立的,公司在經營期間無稅務問題。由于什么什么原因現要注銷**公司。特此申請,望批準! ***公司 ****年**月**日

納稅清算申報表怎么填

2,清稅申報表是否逾期注銷是什么意思

是否逾期注銷意思是逾期指的是已經注銷或者沒有注銷中選擇清稅申報表注銷原因:因解散、破產、撤銷等情形,依法終止納稅義務;按規(guī)定不需在市場監(jiān)督管理機關或其他機關辦理注銷登記的,但經有關機關批準或宣告終止的;被市場監(jiān)督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或被其他機關予以撤銷登記的。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直接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申請:未辦理過涉稅事宜的;辦理過涉稅事宜但未領用發(fā)票、無欠稅及罰款的。

清稅申報表是否逾期注銷是什么意思

3,如何填報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

你可以看下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及附表填報說明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8〕1081號中的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及附表填報說明》還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口徑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9號
你好 根據你的情況 你公司肯定是虧損的 那就是剩余財產那填你的報表上所有者權益數字 然后在下面股東分配那 按股東出資比例進行填列我認為 不用會計處理了....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

如何填報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

4,清稅申報表是否逾期注銷是什么意思

是否逾期注銷意思是逾期指的是已經注銷或者沒有注銷中選擇清稅申報表注銷原因:因解散、破產、撤銷等情形,依法終止納稅義務;按規(guī)定不需在市場監(jiān)督管理機關或其他機關辦理注銷登記的,但經有關機關批準或宣告終止的;被市場監(jiān)督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或被其他機關予以撤銷登記的。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直接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申請:未辦理過涉稅事宜的;辦理過涉稅事宜但未領用發(fā)票、無欠稅及罰款的。

5,公司注銷時的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及年報該怎么填

貨幣資金填寫的不是當時注冊的資金,而是你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下面那個貨幣資金科目的期末數字。。在國稅報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中有一份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都是 根據你的資產負債表填寫的,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則需要根據你本年度的報表及明細賬填列,這里一句半句可說不明白,建議你就近找一專業(yè)會計咨詢。祝好~~
依照清算開始日的資產負債表。主要為: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1、"賬面價值(1)"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的金額。2、"計稅基礎(2)"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資產計稅基礎的金額,即取得資產時確定的計稅基礎減除在清算開始日以前納稅年度內按照稅收規(guī)定已在稅前扣除折舊、攤銷、準備金等的余額。3、"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各項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的金額。4、"資產處置損益(4)"列:填報納稅人各項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其計稅基礎的余額。等于"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計稅基礎(2)"列。二、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1、"賬面價值(1)"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負債賬面價值的金額。2、"計稅基礎(2)"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負債計稅基礎的金額,即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收規(guī)定予以扣除金額的余額。3、"清償金額(3)"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各項負債的清償金額。4、"負債清償損益(4)"列:填報納稅人各項負債計稅基礎減除其清償金額的余額。等于"計稅基礎(2)"列-"清償金額(3)"列三、剩余財產計算和分配明細表1、第1行"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金額。等于“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第3列“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第32行“總計”金額。2、2至8行依照實際情況填列。3、第9行“其他債務”,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償還的其他債務。一般等于“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第3列“清償金額(3)”第23行“總計”金額。四、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主表)1、第1行"資產處置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扣除其計稅基礎后確認的資產處置所得或損失金額。等于“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第4列“資產處置損益(4)”第32行“總計”。2、第2行"負債清償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負債按計稅基礎減除其清償金額后確認的負債清償所得或損失金額。等于“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第4列“負債清償損益(4)”第23行“總計”。3、第3、4、5、7、8、9行依照實際情況填列。4、第10行,填寫前5個納稅年度累計可結轉彌補的虧損額。

6,清稅申報表注銷原因怎么填寫

一、正面回答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發(fā)生以下情形,向稅務機關申請清稅注銷。具體包括:1、因解散、破產、撒銷等情形,依法終止納稅義務的;2、按規(guī)定不需要在市場監(jiān)督管理機關或者其他機關辦理注銷登記的,但經有關機關批準或者宣告終止的;3、被市場監(jiān)督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被其他機關予以撤銷登記的。二、分析稅務注銷說明應當根據企業(yè)實際的情況進行填寫。企業(yè)出現破產或經濟困難等原因需要稅務注銷的,應當在注銷說明上填寫因企業(yè)經營不善原因進行注銷。若企業(yè)出現其他注銷原因的,則應當如實對其他原因進行說明。三、什么是稅務注銷?稅務注銷也稱為注銷稅務登記,指的是納稅人由于法定的原因或企業(yè)其他自身的原因需要終止納稅義務時,向原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的取消稅務登記的手續(xù),企業(yè)辦理注銷稅務登記后,該當事人不再接受原稅務機關的管理。

7,您好想向您請教一下清算所得稅申報表怎么填

賬面價值后面的計稅基礎,一般來說,就是根據財務和稅法規(guī)定的計稅基礎。大多數和企業(yè)賬面價值相同。 資產的帳面價值是指資產類科目的帳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后的凈額。如應收帳款帳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帳準備后的凈額為帳面價值。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y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成本-以前或現在已稅前列支的金額   具體確認資產計稅基礎時,應區(qū)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1)資產計稅基礎等于賬面價值。如果該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不需納稅,則資產的計稅基礎就是其賬面價值。通常情況下,資產取得時其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是相同的。(2)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等。通常在資產的后續(xù)計量中因會計準則與稅法規(guī)定的不同,可能造成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的差異。例如,各項資產如發(fā)生減值,按照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應當計提相關的減值準備,而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提取的減值準備一般不能稅前抵扣,只有在資產發(fā)生實質性損失時才允許稅前扣除,由此就產生了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之間的不等。在資產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不等的情況中有一種特殊情況需引起注意,即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主要在與某項資產相關的收入享受免稅或按收付實現制征稅時產生,則該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例如,一項國債投資的應收利息的賬面價值為20萬元,根據稅法規(guī)定該利息收入免稅,則應收利息的計稅基礎為0。 根據《關于企業(yè)清算業(yè)務企業(yè)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0號)規(guī)定, 企業(yè)清算的所得稅處理,是指企業(yè)在不再持續(xù)經營,發(fā)生結束自身業(yè)務、處置資產、償還債務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剩余財產等經濟行為時,對清算所得、清算所得稅、股息分配等事項的處理。 企業(yè)清算的所得稅處理包括以下內容:   (一)全部資產均應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二)確認債權清理、債務清償的所得或損失;   (三)改變持續(xù)經營核算原則,對預提或待攤性質的費用進行處理;   (四)依法彌補虧損,確定清算所得;   (五)計算并繳納清算所得稅;   (六)確定可向股東分配的剩余財產、應付股息等。   四、企業(yè)的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資產的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后的余額,為清算所得。   企業(yè)應將整個清算期作為一個獨立的納稅年度計算清算所得。   五、企業(yè)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結清清算所得稅、以前年度欠稅等稅款,清償企業(yè)債務,按規(guī)定計算可以向所有者分配的剩余資產。 好吧,了解這兩個文件,你就知道如何填寫清算所得稅申報表了~
把虧損改為利潤,上面的收入、成本費用按實際填,該表沒有勾稽關系。

8,2021年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表怎么填

一、正面回答2021年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表的填寫是年度納稅申報表中利潤總額與財務報表利潤總額應當一致。原則上企業(yè)所得稅申報收入不應小于增值稅申報當年累計收入,資產總額單位是萬元,匯算清繳后出現應退稅款時,可在電子稅務局同步辦理退稅。匯算清繳申報選用2021年新版申報表。二、分析納稅人應當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期間完成2021年度企業(yè)所得稅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yè)所得稅稅款。實行企業(yè)會計準則、小企業(yè)會計準則、企業(yè)會計制度、分行業(yè)會計制度的納稅人,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第1至13行金額其數據直接取自利潤表。因此,主表第13行利潤總額應等于財務報表中利潤總額。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第1行營業(yè)收入與主表第11行營業(yè)外收入的合計數,應大于當年度增值稅申報年度累計銷售收入。企業(yè)所得稅查賬征收企業(yè),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進行2021年度匯算清繳申報。三、2021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是什么時候年度企業(y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是每年的5月31日前可申報,納稅人應當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期間完成2021年度企業(yè)所得稅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yè)所得稅稅款。申請辦理注銷登記企業(yè)匯繳時間,納稅人發(fā)生解散、破產、撤銷等終止生產經營情形,需進行企業(yè)所得稅清算的,應在清算前報告主管稅務機關,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企業(yè)所得稅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企業(yè)所得稅款。

9,增值稅申報表如何填寫是每個月填的那種最好清楚點的有附圖操

首先,增值稅納稅申報的調整事項  1.《通知》修訂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納稅申報辦法。由于增值稅轉型后允許抵扣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納稅申報期限相應調整。一般納稅人從事機動車(應征消費稅的機動車和舊機動車除外)零售業(yè)務必須使用稅控系統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fā)票。2009年1月1日以后開具的廢舊物資專用發(fā)票不再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2009年4月1日起廢舊物資專用發(fā)票一律不得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計算抵扣進項稅額。因此,《通知》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辦法》(國稅發(fā)〔2003〕53號)第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調整為:“《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表二)》和《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情況表》”,廢止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三)、(表四)》;刪除第三條第二款第三項中的“及購進廢舊物資普通發(fā)票”;將第六條調整為“納稅人應按月進行納稅申報,申報期為次月1日起至15日止,遇最后一日為法定節(jié)假日的,順延1日;在每月1日至15日內有連續(xù)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  2.《通知》調整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表。由于《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已經修訂,涉及納稅申報的條款相應發(fā)生變化,納稅申報期限也相應延長至15日內。因此,《通知》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表頭說明調整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制定本表。納稅人不論有無銷售額,均應按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按期填報本表,并于次月一日起十五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  3.由于增值稅的納稅申報期限為次月一日起十五日內,原納稅申報表上的“本月數”提法不夠明確,容易引發(fā)歧義,并且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不再享受減免稅優(yōu)惠政策。因此,《通知》將《小規(guī)模納稅人申報表》的“本月數”調整為“本期數”;第4欄調整為“銷售使用過的應稅固定資產不含稅銷售額”、第5欄調整為“其中: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fā)票不含稅銷售額”不再填寫。  其次,增值稅納稅申報應注意事項  由于《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生效時間是2009年1月1日,納稅人2009年1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期限應該是2009年2月1日至2月15日,而在2009年1月1日至1月10日期間辦理的納稅申報對應的是2008年12月份應納增值稅,因此,《通知》明確納稅人在2009年1月征期仍使用原增值稅納稅申報資料,調整后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資料自2009年2月1日啟用。  1.表頭說明相關內容的調整。《通知》明確,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表頭說明調整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制定本表。納稅人不論有無銷售額,均應按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按期填報本表,并于次月1日至15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  2.申報表附列資料多項內容不再填寫。如:《表一》第2、9欄“非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表二》自2009年5月1日起第7、30欄“廢舊物資發(fā)票”、第9欄“6%征收率”及第10欄“4%征收率”、第32欄“6%征收率”及第33欄“4%征收率”等,都不必再填寫。  3.申報表附列資料多個項目名稱調整。《表二》第5、28欄項目名稱調整為“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第6、29欄項目名稱調整為“農產品收購發(fā)票或者銷售發(fā)票”,第5、28欄項目名稱調整為“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其中輔導期納稅人第8欄,填寫稅務機關告知的稽核比對結果通知書及其明細清單注明的稽核相符運輸費用結算單據,核查結果中允許抵扣的運輸費用結算單據的份數、金額、稅額。輔導期納稅人第31欄,填寫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對結果的運輸費用結算單據數據。第11欄項目名稱調整為“外貿企業(yè)進項稅額抵扣證明”,其中“稅額”欄填寫稅務機關出口退稅部門開具的《外貿企業(yè)出口視同內銷征稅貨物進項稅額抵扣證明》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第8、31欄項目名稱調整為“運輸費用結算單據”,第15欄項目名稱調整為“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用”,填寫用于非增值稅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轉出的進項稅額。  4.增加“紅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通知單”比對內容。《表二》第21欄增加為“紅字專用發(fā)票通知單注明的進項稅額”,填寫納稅人按照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通知單》中“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的稅額。  5.《表二》六處填表說明進行了重大修改。其中:①填表說明第四條第3款“前期認證相符且本期申報抵扣”,調整填寫為“前期認證相符本期申報抵扣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和機動車銷售統一發(fā)票情況……”,該項應與第23欄“期初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加第24欄“本期已認證相符且本期未申報抵扣”減第25欄“期末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后的所得數據相等;②第六條第二款“期初已認證相符但未申報抵扣”、“本期已認證相符且本期未申報抵扣”、“本期已認證相符且本期未申報抵扣”均進行了重大修改,而第六條第四款調整為“其中,按照稅法規(guī)定不允許抵扣”并詳細說明;③第七條中“代扣代繳稅額”項指標的填寫依據,調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  6.調整后的新表數量和啟用時間。調整后的新表包括5個,即《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二)》、《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情況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guī)模納稅人)》。同時,由于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生效時間是2009年1月1日,納稅人2009年1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期限應該是2009年2月1日至2月15日,而2009年1月1日-10日期間辦理的納稅申報對應的是2008年12月份應納的增值稅額。因此,《通知》明確,納稅人在2009年1月征期仍使用原增值稅納稅申報資料,調整后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資料自2009年2月1日起采用。與之相適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一窗式”管理操作規(guī)程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稅函〔2008〕1074號)明確,2009年1月征期仍使用原增值稅納稅申報“一窗式”票表比對規(guī)定,調整后的增值稅納稅申報“一窗式”票表比對規(guī)定自2009年2月1日起執(zhí)行。  7.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有最新政策規(guī)定。《通知》明確,《表二》所稱的“本期進項稅額明細”均包括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70號)規(guī)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或者自制(包括改擴建、安裝)固定資產發(fā)生的進項稅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guī)定,憑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其進項稅額應當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是指一般納稅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實際發(fā)生,并取得2009年1月1日以后開具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注明的或者依據增值稅扣稅憑證計算的增值稅稅額。  8.“一窗式”管理操作規(guī)程有關事項被調整。《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一窗式”管理操作規(guī)程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稅函〔2008〕1074號)對主管稅務機關在受理輔導期納稅人納稅申報時有關“一窗式”票表比對工作進行了明確要求。該通知規(guī)定,從2009年2月1日起,《廢舊物資發(fā)票開具清單》、《********抵扣清單》停止報送;自2009年5月1日起《廢舊物資發(fā)票抵扣清單》停止報送等。  表格太大了,還不清楚,你去百度文庫下載吧,我都上傳到百度文庫了。
預繳了增值稅,填到申報表上的第28行。 一般納稅人當月認證上月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預繳的增值稅稅款,反映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第28行的“分次預繳稅額”一欄。 如果上期申報時有形成的有未使用完的預繳稅款,在下期申報時稅務申報系統會自動提示,受理納稅申報稅務人員會在系統內進行手工抵繳的。

10,清稅申報表注銷原因怎么填寫

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納稅人)發(fā)生以下情形,向稅務機關申請清稅注銷。具體包括:1.因解散、破產、撤銷等情形,依法終止納稅義務的。2.按規(guī)定不需要在市場監(jiān)督管理機關或者其他機關辦理注銷登記的,但經有關機關批準或者宣告終止的。3.被市場監(jiān)督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被其他機關予以撤銷登記的。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可免予到稅務機關辦理稅務注銷,直接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申請辦理注銷登記。1.未辦理過涉稅事宜的;2.辦理過涉稅事宜但未領用發(fā)票、無欠稅(滯納金)及罰款的。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如何填寫依照清算開始日的資產負債表。主要為: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1、"賬面價值(1)"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的金額。2、"計稅基礎(2)"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資產計稅基礎的金額,即取得資產時確定的計稅基礎減除在清算開始日以前納稅年度內按照稅收規(guī)定已在稅前扣除折舊、攤銷、準備金等的余額。3、"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各項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的金額。4、"資產處置損益(4)"列:填報納稅人各項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其計稅基礎的余額。等于"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計稅基礎(2)"列。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有關項目填報說明1、“清算期間”:填報納稅人實際生產經營終止之日至辦理完畢清算事務之日止的期間。2、“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所載納稅人的全稱。3、“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號碼。清稅申報表注銷原因怎么寫如上,企業(yè)所得稅的學習大家要將其放在重點上,不要以為光是學習一些稅法,實務方面就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肯定不是這樣子的。

1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是什么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是企業(yè)按章程規(guī)定解散以及由于破產或其他原因宣布終止經營后,對企業(yè)的財產、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清查,并進行收取債權,清償債務和分配剩余財產而需要進行所得稅申報的一種申報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一)表頭項目  1.“清算期間”:填報納稅人實際生產經營終止之日至辦理完畢清算事務之日止的期間。  2.“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所載納稅人的全稱。  3.“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號碼。  (二)行次說明  1.第1行“資產處置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扣除其計稅基礎后確認的資產處置所得或損失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計算填報。  2.第2行“負債清償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負債按計稅基礎減除其清償金額后確認的負債清償所得或損失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二《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計算填報。  3.第3行“清算費用”: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與清算業(yè)務有關的費用支出,包括清算組組成人員的報酬,清算財產的管理、變賣及分配所需的評估費、咨詢費等費用,清算過程中支付的訴訟費用、仲裁費用及公告費用,以及為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支付的其他費用。  4.第4行“清算稅金及附加”: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除企業(yè)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5.第5行“其他所得或支出”: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其他所得或發(fā)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以“-”號(負數)填列。  6.第6行“清算所得”: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其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后的余額。  7.第7行“免稅收入”: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免稅收入。  8.第8行“不征稅收入”: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不征稅收入。  9.第9行“其他免稅所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免稅的所得。  10.第10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可在稅前彌補的以前納稅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額。  11.第11行“應納稅所得額”:金額等于本表第6-7-8-9-10行。本行按照上述順序計算結果為負數,本行金額填零。  12.第12行“稅率”:填報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25%。  13.第13行“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于本表第11×12行。  14.第14行“減(免)企業(yè)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準予減免的企業(yè)所得稅額。  15.第15行“境外應補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在清算期間發(fā)生的境外所得應在境內補繳的企業(yè)所得稅額。  16.第16行“境內外實際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于本表第13-14+15行。  17.第17行“以前納稅年度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因以前納稅年度損益調整、匯算清繳多繳、欠稅等在清算期間應補(退)企業(yè)所得稅額。其中,應退企業(yè)所得稅額以“-”號(負數)填列。  18.第18行“實際應補(退)所得稅額”:金額=本表第16+17行。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第1行=附表一第32行“資產處置損益(4)”列的總計數。  2.第2行=附表二第23行“負債清償損益(4)”列的總計數。  3.第6行=本表第1+2-3-4+5行。  4.第11行=本表第6-7-8-9-10行。  5.第13行=本表第11×12行。  6.第16行=本表第13-14+15行。  7.第18行=本表第16+17行。  附表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標有*行次由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的納稅人填報;標有#行次由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填報;其他行次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均填報。  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以外的納稅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內容根據其資產情況分析填報。  2.“賬面價值(1)”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的金額。  3.“計稅基礎(2)”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資產計稅基礎的金額,即取得資產時確定的計稅基礎減除在清算開始日以前納稅年度內按照稅收規(guī)定已在稅前扣除折舊、攤銷、準備金等的余額。  4.“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各項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的金額。  5.“資產處置損益(4)”列:填報納稅人各項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其計稅基礎的余額。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資產處置損益(4)”列=本表“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計稅基礎(2)”列  2.第32行“賬面價值(1)”列總計=本表“賬面價值(1)”列第1+…+31行總計。  3.第32行“計稅基礎(2)”列總計=本表“計稅基礎(2)”列第1+…+31行總計。  4.第32 行“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總計=本表“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第1+…+31行總計。  5.第32行“資產處置損益(4)”列總計=本表第32行“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總計-本表第32行“計稅基礎(2)”列總計=本表“資產處置損益(4)”列第1+…+31行總計。  6.第32行“資產處置損益(4)”列總計=主表第1行。  附表二《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標有*行次由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的納稅人填報;標有#行次由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填報;其他行次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均填報。  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以外的納稅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內容根據其負債情況分析填報。  2.“賬面價值(1)”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負債賬面價值的金額。  3.“計稅基礎(2)”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負債計稅基礎的金額,即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收規(guī)定予以扣除金額的余額。  4.“清償金額(3)”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各項負債的清償金額。  5.“負債清償損益(4)”列:填報納稅人各項負債計稅基礎減除其清償金額的余額。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負債清償損益(4)”列=本表“計稅基礎(2)”列-“清償金額(3)”列  2.第23行“賬面價值(1)”列總計=本表“賬面價值(1)”列第1+…+22行總計。  3.第23行“計稅基礎(2)”列總計=本表“計稅基礎(2)”列第1+…+22行總計。  4.第23行“清償金額(3)”列總計=本表“清償金額(3)”列第1+…+22行總計。  5.第23行“負債清償損益(4)”列總計=本表第23行“計稅基礎(2)”列總計-本表第23行“清償金額(3)”列總計=本表“負債清償損益(4)”列第1+…+22行總計。  6.第23行“負債清償損益”列總計=主表第2行。  附表三《剩余財產計算明細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第1行“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金額。  2.第2行“清算費用”: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與清算業(yè)務有關的費用支出,包括清算組組成人員的報酬,清算財產的管理、變賣及分配所需的評估費、咨詢費等費用,清算過程中支付的訴訟費用、仲裁費用及公告費用,以及為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支付的其他費用。  3.第3行“職工工資”: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償還的職工工資。  4.第4行“社會保險費用”: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償還欠繳的各種社會保險費用。  5.第5行“法定補償金”: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按照有關規(guī)定支付的法定補償金。  6.第6行“清算稅金及附加”: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除企業(yè)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7.第7行“清算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應繳的清算企業(yè)所得稅金額。  8.第8行“以前年度欠稅額”:填報納稅人以前年度欠繳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9.第9行“其他債務”: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償還的其他債務。  10.第10行“剩余財產”: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清算費用、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清算稅費、清算所得稅額、以前年度欠稅和企業(yè)其他債務后的余額。  11.第11行“其中:累計盈余公積”:填報納稅人截止開始分配剩余財產時累計從凈利潤提取的盈余公積金額。  12.第12行“其中:累計未分配利潤”:填報納稅人截止開始分配剩余財產時累計的未分配利潤金額。  13.第13-17行“股東名稱”列:填報清算企業(yè)的各股東名稱。  14.第13-17行“持有清算企業(yè)權益性投資比例”列:填報清算企業(yè)的各股東持有清算企業(yè)的權益性投資比例。  15.第13-17行“投資額”列:填報清算企業(yè)各股東向清算企業(yè)進行權益性投資總額。  16.第13-17行“分配的財產金額”列:填報清算企業(yè)的各股東從清算企業(yè)剩余財產中按照其持有的清算企業(yè)的權益性投資比例分得的財產金額。  17.第13-17行“其中確認為股息金額”列:填報清算企業(yè)的各股東從清算企業(yè)剩余財產分得財產中,相當于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照其持有清算企業(yè)權益性投資比例計算確認的部分。清算企業(yè)的非企業(yè)所得稅納稅人股東不填此列。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第10行=本表第1-2-…-9行。  2.第2行=主表第3行。  3.第6行=主表第4行。  4.第7行=主表第16行。

12,清稅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法律分析:一、辦理地稅清稅證明所需材料:1、《清稅申報表》3份。2、單位納稅人應提供上級主管部門批復文件或董事會決議原件及復印件。3、非居民企業(yè)應提供項目完工證明、驗收證明等相關文件原件及復印件。4、經辦人身份證明。二、辦理地稅清稅證明所需條件: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的納稅人注銷時,需先進行清稅申報,向稅務機關填報《清稅申報表》,稅務機關在結清應納稅款、多退(免)稅款、滯納金和罰款,繳銷發(fā)票和其他稅務證件后,向納稅人出具《清稅證明》。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十五條 企業(yè),企業(yè)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yè)單位(以下統稱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自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之日起三十日內,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報之日起三十日內審核并發(fā)給稅務登記證件。    第六十條 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一)未按照規(guī)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二)未按照規(guī)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三)未按照規(guī)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四)未按照規(guī)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五)未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納稅人不辦理稅務登記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經稅務機關提請,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yè)執(zhí)照。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涂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五 條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在納稅期內沒有應納稅款的,也應當按照規(guī)定辦理納稅申報。納稅人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的,在減稅、免稅期間應當按照規(guī)定辦理納稅申報。

13,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怎么填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一)表頭項目  1.“清算期間”:填報納稅人實際生產經營終止之日至辦理完畢清算事務之日止的期間。  2.“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所載納稅人的全稱。  3.“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號碼。  (二)行次說明  1.第1行“資產處置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扣除其計稅基礎后確認的資產處置所得或損失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計算填報。  2.第2行“負債清償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負債按計稅基礎減除其清償金額后確認的負債清償所得或損失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二《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計算填報。  3.第3行“清算費用”: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與清算業(yè)務有關的費用支出,包括清算組組成人員的報酬,清算財產的管理、變賣及分配所需的評估費、咨詢費等費用,清算過程中支付的訴訟費用、仲裁費用及公告費用,以及為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支付的其他費用。  4.第4行“清算稅金及附加”: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除企業(yè)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5.第5行“其他所得或支出”: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其他所得或發(fā)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以“-”號(負數)填列。  6.第6行“清算所得”: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其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后的余額。  7.第7行“免稅收入”: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免稅收入。  8.第8行“不征稅收入”: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不征稅收入。  9.第9行“其他免稅所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免稅的所得。  10.第10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可在稅前彌補的以前納稅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額。  11.第11行“應納稅所得額”:金額等于本表第6-7-8-9-10行。本行按照上述順序計算結果為負數,本行金額填零。  12.第12行“稅率”:填報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25%。  13.第13行“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于本表第11×12行。  14.第14行“減(免)企業(yè)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準予減免的企業(yè)所得稅額。  15.第15行“境外應補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在清算期間發(fā)生的境外所得應在境內補繳的企業(yè)所得稅額。  16.第16行“境內外實際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于本表第13-14+15行。  17.第17行“以前納稅年度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因以前納稅年度損益調整、匯算清繳多繳、欠稅等在清算期間應補(退)企業(yè)所得稅額。其中,應退企業(yè)所得稅額以“-”號(負數)填列。  18.第18行“實際應補(退)所得稅額”:金額=本表第16+17行。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第1行=附表一第32行“資產處置損益(4)”列的總計數。  2.第2行=附表二第23行“負債清償損益(4)”列的總計數。  3.第6行=本表第1+2-3-4+5行。  4.第11行=本表第6-7-8-9-10行。  5.第13行=本表第11×12行。  6.第16行=本表第13-14+15行。  7.第18行=本表第16+17行。  附表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標有*行次由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的納稅人填報;標有#行次由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填報;其他行次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均填報。  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以外的納稅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內容根據其資產情況分析填報。  2.“賬面價值(1)”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的金額。  3.“計稅基礎(2)”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資產計稅基礎的金額,即取得資產時確定的計稅基礎減除在清算開始日以前納稅年度內按照稅收規(guī)定已在稅前扣除折舊、攤銷、準備金等的余額。  4.“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各項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的金額。  5.“資產處置損益(4)”列:填報納稅人各項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其計稅基礎的余額。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資產處置損益(4)”列=本表“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計稅基礎(2)”列  2.第32行“賬面價值(1)”列總計=本表“賬面價值(1)”列第1+…+31行總計。  3.第32行“計稅基礎(2)”列總計=本表“計稅基礎(2)”列第1+…+31行總計。  4.第32 行“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總計=本表“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第1+…+31行總計。  5.第32行“資產處置損益(4)”列總計=本表第32行“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3)”列總計-本表第32行“計稅基礎(2)”列總計=本表“資產處置損益(4)”列第1+…+31行總計。  6.第32行“資產處置損益(4)”列總計=主表第1行。  附表二《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標有*行次由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的納稅人填報;標有#行次由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填報;其他行次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納稅人均填報。  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和企業(yè)會計準則以外的納稅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內容根據其負債情況分析填報。  2.“賬面價值(1)”列: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負債賬面價值的金額。  3.“計稅基礎(2)”列: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guī)定確定的清算開始日的各項負債計稅基礎的金額,即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收規(guī)定予以扣除金額的余額。  4.“清償金額(3)”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各項負債的清償金額。  5.“負債清償損益(4)”列:填報納稅人各項負債計稅基礎減除其清償金額的余額。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負債清償損益(4)”列=本表“計稅基礎(2)”列-“清償金額(3)”列  2.第23行“賬面價值(1)”列總計=本表“賬面價值(1)”列第1+…+22行總計。  3.第23行“計稅基礎(2)”列總計=本表“計稅基礎(2)”列第1+…+22行總計。  4.第23行“清償金額(3)”列總計=本表“清償金額(3)”列第1+…+22行總計。  5.第23行“負債清償損益(4)”列總計=本表第23行“計稅基礎(2)”列總計-本表第23行“清償金額(3)”列總計=本表“負債清償損益(4)”列第1+…+22行總計。  6.第23行“負債清償損益”列總計=主表第2行。  附表三《剩余財產計算明細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1.第1行“資產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的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金額。  2.第2行“清算費用”: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與清算業(yè)務有關的費用支出,包括清算組組成人員的報酬,清算財產的管理、變賣及分配所需的評估費、咨詢費等費用,清算過程中支付的訴訟費用、仲裁費用及公告費用,以及為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支付的其他費用。  3.第3行“職工工資”: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償還的職工工資。  4.第4行“社會保險費用”: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償還欠繳的各種社會保險費用。  5.第5行“法定補償金”: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按照有關規(guī)定支付的法定補償金。  6.第6行“清算稅金及附加”: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除企業(yè)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7.第7行“清算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應繳的清算企業(yè)所得稅金額。  8.第8行“以前年度欠稅額”:填報納稅人以前年度欠繳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9.第9行“其他債務”: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償還的其他債務。  10.第10行“剩余財產”: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清算費用、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清算稅費、清算所得稅額、以前年度欠稅和企業(yè)其他債務后的余額。  11.第11行“其中:累計盈余公積”:填報納稅人截止開始分配剩余財產時累計從凈利潤提取的盈余公積金額。  12.第12行“其中:累計未分配利潤”:填報納稅人截止開始分配剩余財產時累計的未分配利潤金額。  13.第13-17行“股東名稱”列:填報清算企業(yè)的各股東名稱。  14.第13-17行“持有清算企業(yè)權益性投資比例”列:填報清算企業(yè)的各股東持有清算企業(yè)的權益性投資比例。  15.第13-17行“投資額”列:填報清算企業(yè)各股東向清算企業(yè)進行權益性投資總額。  16.第13-17行“分配的財產金額”列:填報清算企業(yè)的各股東從清算企業(yè)剩余財產中按照其持有的清算企業(yè)的權益性投資比例分得的財產金額。  17.第13-17行“其中確認為股息金額”列:填報清算企業(yè)的各股東從清算企業(yè)剩余財產分得財產中,相當于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按照其持有清算企業(yè)權益性投資比例計算確認的部分。清算企業(yè)的非企業(yè)所得稅納稅人股東不填此列。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第10行=本表第1-2-…-9行。  2.第2行=主表第3行。  3.第6行=主表第4行。  4.第7行=主表第16行。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fā)的通知》(國稅函〔2009〕38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一)表頭項目 1.“清算期間”:填報納稅人實際生產經營終止之日至辦理完畢清算事務之日止的期間。 2.“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所載納稅人的全稱。 3.“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號碼。 (二)行次說明 1.第1行“資產處置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扣除其計稅基礎后確認的資產處置所得或損失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計算填報。 2.第2行“負債清償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負債按計稅基礎減除其清償金額后確認的負債清償所得或損失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二《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計算填報。 3.第3行“清算費用”: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與清算業(yè)務有關的費用支出,包括清算組組成人員的報酬,清算財產的管理、變賣及分配所需的評估費、咨詢費等費用,清算過程中支付的訴訟費用、仲裁費用及公告費用,以及為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支付的其他費用。 4.第4行“清算稅金及附加”: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除企業(yè)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5.第5行“其他所得或支出”: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其他所得或發(fā)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以“-”號(負數)填列。 6.第6行“清算所得”: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其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后的余額。 7.第7行“免稅收入”: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免稅收入。 8.第8行“不征稅收入”: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不征稅收入。 9.第9行“其他免稅所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免稅的所得。 10.第10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可在稅前彌補的以前納稅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額。 11.第11行“應納稅所得額”:金額等于本表第6-7-8-9-10行。本行按照上述順序計算結果為負數,本行金額填零。 12.第12行“稅率”:填報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25%。 13.第13行“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于本表第11×12行。 14.第14行“減(免)企業(yè)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準予減免的企業(yè)所得稅額。 15.第15行“境外應補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在清算期間發(fā)生的境外所得應在境內補繳的企業(yè)所得稅額。 16.第16行“境內外實際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于本表第13-14+15行。 17.第17行“以前納稅年度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因以前納稅年度損益調整、匯算清繳多繳、欠稅等在清算期間應補(退)企業(yè)所得稅額。其中,應退企業(yè)所得稅額以“-”號(負數)填列。 18.第18行“實際應補(退)所得稅額”:金額=本表第16+17行。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第1行=附表一第32行“資產處置損益(4)”列的總計數。 2.第2行=附表二第23行“負債清償損益(4)”列的總計數。 3.第6行=本表第1+2-3-4+5行。 4.第11行=本表第6-7-8-9-10行。 5.第13行=本表第11×12行。 6.第16行=本表第13-14+15行。 7.第18行=本表第16+17行。
所得稅清算報表比較難填寫,需要你對整個公司的現有狀況比較了解,有幾個重點,就是看有沒有處理固定資產、存貨、等等,該交稅的就申報交稅。如果沒有資產的處置,也沒有利潤分配,在網上下載一個填表說明根據填表說明進行填寫就行了。如果你企業(yè)規(guī)模較大,最好請稅務師事務所進行清算,清算結束后會把這個表填寫齊全。清算申報表的期間一般為你申報注銷之日起到表填寫完畢。

14,公司注銷清算所得稅申報表怎么填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清算所得稅申報表填報說明  一、適用范圍  本表適用于按稅收規(guī)定進行清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的居民企業(yè)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申報。  二、填報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稅收政策規(guī)定計算填報。  三、有關項目填報說明  (一)表頭項目  1.“清算期間”:填報納稅人實際生產經營終止之日至辦理完畢清算事務之日止的期間。  2.“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所載納稅人的全稱。  3.“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統一核發(fā)的稅務登記證號碼。  (二)行次說明  1.第1行“資產處置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扣除其計稅基礎后確認的資產處置所得或損失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計算填報。  2.第2行“負債清償損益”:填報納稅人全部負債按計稅基礎減除其清償金額后確認的負債清償所得或損失金額。本行通過附表二《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計算填報。  3.第3行“清算費用”: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與清算業(yè)務有關的費用支出,包括清算組組成人員的報酬,清算財產的管理、變賣及分配所需的評估費、咨詢費等費用,清算過程中支付的訴訟費用、仲裁費用及公告費用,以及為維護債權人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支付的其他費用。  4.第4行“清算稅金及附加”: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發(fā)生的除企業(yè)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5.第5行“其他所得或支出”: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其他所得或發(fā)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以“-”號(負數)填列。  6.第6行“清算所得”:填報納稅人全部資產按可變現價值或交易價格減除其計稅基礎、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上債務清償損益等后的余額。  7.第7行“免稅收入”: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免稅收入。  8.第8行“不征稅收入”: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不征稅收入。  9.第9行“其他免稅所得”:填報納稅人清算過程中取得的按稅收規(guī)定免稅的所得。  10.第10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可在稅前彌補的以前納稅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額。  11.第11行“應納稅所得額”:金額等于本表第6-7-8-9-10行。本行按照上述順序計算結果為負數,本行金額填零。  12.第12行“稅率”:填報企業(yè)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25%。  13.第13行“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于本表第11×12行。  14.第14行“減(免)企業(yè)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準予減免的企業(yè)所得稅額。  15.第15行“境外應補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收規(guī)定在清算期間發(fā)生的境外所得應在境內補繳的企業(yè)所得稅額。  16.第16行“境內外實際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于本表第13-14+15行。  17.第17行“以前納稅年度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因以前納稅年度損益調整、匯算清繳多繳、欠稅等在清算期間應補(退)企業(yè)所得稅額。其中,應退企業(yè)所得稅額以“-”號(負數)填列。  18.第18行“實際應補(退)所得稅額”:金額=本表第16+17行。  四、表內及表間關系  1.第1行=附表一第32行“資產處置損益(4)”列的總計數。  2.第2行=附表二第23行“負債清償損益(4)”列的總計數。  3.第6行=本表第1+2-3-4+5行。  4.第11行=本表第6-7-8-9-10行。  5.第13行=本表第11×12行。  6.第16行=本表第13-14+15行。  7.第18行=本表第16+17行。
文章TAG:清稅申報表申報申報表報表

最近更新

  • 電梯維保合同,電梯的維修保養(yǎng)合同必須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電梯的維修保養(yǎng)合同必須包括以下哪些內容一、保養(yǎng)電梯明細二、保養(yǎng)期限三、保養(yǎng)方式及服務范圍四、甲方責任:五、乙方責任:六、本合約不包含之項目七、服務費用變更2,電梯維保簽二年合同怎么 ......

    惠州市 日期:2023-05-06

  • 分公司和子公司,分公司與子公司有什么區(qū)別

    本文目錄一覽1,分公司與子公司有什么區(qū)別2,分公司與子公司的區(qū)別是什么3,分公司子公司的區(qū)別是什么4,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區(qū)別1,分公司與子公司有什么區(qū)別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區(qū)別有二:1、 ......

    惠州市 日期:2023-05-06

  • 高職排名,全國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排行榜50強

    全國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排行榜50強西北大學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國家級示范性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很不錯。{0}2,高職高專院校排名1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中國地震局三河市專科2滄州醫(yī)學高等專 ......

    惠州市 日期:2023-05-06

  • 蜘蛛用英語怎么讀,武漢出現第二起確診病例

    hatespiders:hate蜘蛛2,spiderweb:蜘蛛-0/net例:1,小女孩認為蜘蛛是一個可怕的生物,Word:蜘蛛發(fā)音:英美意思:n.蜘蛛;交叉;三腳架;一個煎鍋v ......

    惠州市 日期:2023-05-06

  • 邁巴客,美國汽車品牌邁巴赫引入內部斗爭的犧牲品

    與領先的時尚品牌奔馳不同,邁巴赫是作為集團龐大的產品金字塔中的頂級品牌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邁巴赫級6.0升雙渦輪增壓V12發(fā)動機,630馬力,最大扭矩1000牛·米,1941年,由于 ......

    惠州市 日期:2023-05-06

  • 激發(fā)你的潛能,該如何激發(fā)自己的潛能

    該如何激發(fā)自己的潛能不給自己留后路拼盡全力你的欲望越強烈激發(fā)潛能的可能性越大…怎樣激發(fā)自己的潛能?你必須了解人生的最終目的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當中 ......

    惠州市 日期:2023-05-06

  • 夢見住新房子,夢見住進新房孑但不是自己的

    本文目錄一覽1,夢見住進新房孑但不是自己的2,夢見新房子是什么意思3,夢見住進新房子預示著什么4,夢見自家新房是什么意思1,夢見住進新房孑但不是自己的夢見自己住在一個大房子:同事運 ......

    惠州市 日期:2023-05-06

  • 黑色衣服掉色,黑色衣服褪色怎么辦

    黑色衣服褪色怎么辦2,黑色衣服褪色怎么辦怎么處理黑色衣服褪色1,黑色衣服褪色怎么辦1、用直接染料染制的條格布或標準布,一般顏色的附著力比較差,洗滌時最好在水里加少許食鹽,先把衣服在 ......

    惠州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安龙县| 邳州市| 汉源县| 浮梁县| 大足县| 商洛市| 黎城县| 彭阳县| 镇坪县| 赤水市| 宜阳县| 应用必备| 兴海县| 德安县| 随州市| 奉新县| 和龙市| 海原县| 阿拉善左旗| 桦川县| 修水县| 郯城县| 博野县| 大石桥市| 晴隆县| 临洮县| 曲靖市| 尼木县| 萨嘎县| 云浮市| 綦江县| 监利县| 宝兴县| 青岛市| 山阳县| 双峰县| 聊城市| 黄石市| 灵丘县| 天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