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自給自足張家口是個不錯的城市。這個城市是一個人口凈流出的城市,據相關統計,2019年張家口人口凈流出約1萬左右,張家口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四線城市,主城區南北縱深大概約13~15公里,東西橫向縱深約4~6公里,所以即使你騎著自行車,也可以很快地將這個城市繞一大圈。
1、張家口為什么叫張家口?
張家口的發源地是現位于橋西區的堡(bǔ)子里一帶,這里的發展是整個張家口逐步繁榮的歷史見證。而張家口名稱的由來也和這里有密切的關系,堡子里(亦稱下堡),明代時屬京師宣府鎮(現宣化區(縣)),為萬全右衛地。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指揮使張文始筑城堡,名張家堡,張家堡高三丈三尺,方四里十三步,東南各開一門,東曰“永鎮門”,南曰“承恩門”。
2、張家口屬于幾線城市?這個城市如何?
張家口屬于幾線城市,這得看什么時候什么年代,張家口曾經是通往內蒙古,山西地區的一個重要的旱碼頭,也曾經是察哈爾省的省會,在新中國建立之后,也是一個重要的軍事重鎮,張家口在新中國成立初始,有著宏偉的計劃,曾經是一個門類齊全的工業城市,從輕工到重工,特別齊全,從采掘挖礦到軍工,樣樣都有,從紡織到服裝,紡織廠幾大家,輕紡到毛紡,床單廠被服廠有多家,皮鞋廠、布鞋廠、童鞋廠,橡膠鞋廠十來家,探機廠,煤機廠,全國有名,晨光牌電石全國銀獎,百年礦山下花園,發電老廠在張垣,日化產品在藍鯨,推土機在宣化,宣鋼人口近十萬,啤酒白酒多了去,化工化肥好多家,連油漆廠制鎖廠都有,那真叫門類齊全呀,西北地區的重要早碼頭,您說在當時它屬于幾線城市?由于當時張家口屬于軍事重鎮,所以在改革開放初期比全國大部分地區改革開放政策晚落實了幾年張家口落后于別的地區了啊!如果是自給自足張家口是個不錯的城市,
3、河北張家口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一個城市的評價可以通過多維度去了解。既可以討論它的經濟發展程度,也可以討論當地的歷史文化,你也可以討論社會民生,也可以討論當地的民風民俗等等,張家口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四線城市,主城區南北縱深大概約13~15公里,東西橫向縱深約4~6公里,所以即使你騎著自行車,也可以很快地將這個城市繞一大圈。盡管這個城市地域是如此的小,但是在歷史上卻是軍事重地,到現在為止還有駐軍,
而且在國民政府期間,是察哈爾省首府,也就說是省會城市。這個城市雖然離著北京近,但是并沒有得到太多的受益,反而形成了虹吸效應,人才都流向了北京,而且因為離著北京近,出于生態環境的考慮,工業等方面得不到發展,只能發展綠色產業,所以張家口的GDP在河北省處于末尾。另一個是很多人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張家口的房價,
這估計是很多張家口人心中的一個痛,收入與房價不成正比。20多年來張家口人的工資水平并沒有得到一個很大漲幅,很多行業的平均水平在3000元左右,但是房價20年以來卻從3位數數奔向5位數。京張高鐵的開通的確使當地的百姓興奮了好一陣,京城高鐵到底帶來的是人口的流出還是人才的流入,這是一個問題。畢竟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高鐵開通可能成為一個吸血機器,盡管是當地交通發達了,但是GDP卻出現了明顯下降,
這個城市是一個人口凈流出的城市,據相關統計,2019年張家口人口凈流出約1萬左右。雖然人口1萬多是一個小的數目,但是人口出生率及人口老齡化,使這個城市像一個暮年的老人,最后張家口的發展像很多三四城市一樣,面臨著人口凈流出的問題,產業結構發展的問題。這個城市的走向,是每一個張家口人都應該考慮的,生于斯,長于斯,
4、提到張家口你會想到那幾個城市?
剛看到提出這個問題。一字之差,誤以為是張家界,正想敲鍵盤,因張家界去過,回來把自己所看,所聽,所感,做了一篇格圖,再一看,”界”,變成了“口”,蒙了,張家口,我沒去過,不了解。在百度上一搜,才得知張家界屬于河北省,在張家口附近有一地名——宣化,“宣化”,讓我的思緒如萬馬奔騰,這個地名雖然我沒去過,但在我的腦海里有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