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跑過滴滴,也不太了解滴滴的一些機制。作為一個經常叫滴滴出行的消費者,在等車的同時也經常計算等車耗時,有沒有遇到過在高峰時連續(xù)2-3起碼都是2公里以上的3-4單交通問題無法去的,有沒有給你派2公里多不去的(要乘客不取消,你弄球半天才取消,那邊等著做車,無法用軟件,這邊司機接不了單,好不容易剛取消,剛好200米地方就有個,給你派了。
1、跑滴滴停車等單技巧有哪些?
早上上學時段在小區(qū)密集區(qū)域(七點-九點小學基本在七點出門,幼兒園在八點后),上班族在七點后至九點半之間,最好在城中村,單身公寓附近,這時間段已覆蓋了企業(yè)上班族,服務行業(yè)以及寫字樓的上班時間。九點半后可以在市場,醫(yī)院附近,這個時間段可能乘客不多,但是乘客行程相對較遠,中午時候會比較多外出吃飯的中年人,下午兩三點后是美眉出街,美媽帶娃逛商場的高峰期,因為剛好太陽最猛的時候剛過,在家悶了大半天,參照城中村和小區(qū)密集的地方。
2、滴滴快車不就近派單,按服務分派單合理嗎?你怎么看?
尤其是在高峰派派還他娘指?無法達成交易,就算是垃圾單,有沒有遇到過在高峰時連續(xù)2-3起碼都是2公里以上的3-4單交通問題無法去的,有沒有給你派2公里多不去的(要乘客不取消,你弄球半天才取消,那邊等著做車,無法用軟件,這邊司機接不了單,好不容易剛取消,剛好200米地方就有個,給你派了。如果完1秒,你接不到200米的單子,滴滴會在派個2公里的司機去接就在你身邊的乘客,說的有點兒繞圈,但跑過的司機都明白)高峰期附近沒車為啥不多等會(這他媽呢滴滴裝逼嘚瑟,就知道給自己臉上貼金,乘客一叫就有車,臉上多有光)就知道他媽呢派派派個屁!司機不去成交不了,這是他媽呢高效,還是他媽呢添堵(心?)即使去給道路添堵,
遇見個不好說話(乘)他就不取消(不過現(xiàn)在,大部分乘客,只要司機發(fā)信息《滴滴軟件發(fā)的》不去,基本都是馬上就取消,現(xiàn)在都知道滴滴傻德行,)要遇到一個就是和你對著干的就不取消(不說沒有遇到過)司機沒辦法很無語,強行取消吧扣服務分,(這種人99%的還會投訴)所以呢只能開行程,讓后在結束,沒辦法遇見這種人。所以說,他媽呢滴滴高層就腦殘,你出來跑一個月你看你自己會不會罵娘,要是給司機選擇機會那有這么多吊事,中你牛逼嘚瑟,你派派派還他媽呢指派,但是起碼高峰(17:00-20:00)你設定個時間段讓司機有選擇,你他媽呢高層要是沒有被驢子踢,你就會知道那個更高效,成交率更高(司機出來賺錢的合理單子他能不去),
3、跑滴滴是找個繁華地點等待,還是跑起來運動等單好?
我沒跑過滴滴,也不太了解滴滴的一些機制。但是作為一個經常叫滴滴出行的消費者,在等車的同時也經常計算等車耗時,在經過大量的滴滴出行后,我發(fā)現(xiàn)在火車站、汽車站以及商業(yè)區(qū)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接單速度、到達時間都很短;而在郊區(qū)、人流量少的地方,接單速度和到達時間都很漫長。我想這個有趣的現(xiàn)象,也嘗試分析這個現(xiàn)象,分析如下:一、流量為王,
現(xiàn)在說起流量為王,大家伙第一反應都是在網絡這一塊,其實傳統(tǒng)行業(yè)很多東西也都講究一個人流量。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餐飲、交通、娛樂等行業(yè)都十分發(fā)達,相對來說生意做起來也簡單一點,二、人的慣性思維,滴滴司機也是人,也有慣性思維,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生意好做,當然選擇往這樣的地方扎堆。三、成本問題,開著車到處跑,成本壓力自然會增大,而且是動態(tài)的,接單的效果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