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在較大范圍內屬于僅次于省會的第二選擇。洛陽既不存在太多人買不起房的情況,也不庫存過大的情況,至少城區范圍內的樓市格局還比較穩定,如果沒有祖輩傳下來寶貝或者房產地業,普通家庭肯定在大城市買不起房,所以沒必要埋怨父母了,要想埋怨就埋怨祖宗吧。
1、想在洛陽買房,有哪些建議?
想在洛陽買房,有哪些建議?首先,看資金量。如果資金足夠的話,就買洛龍區,西工區,洛龍區是現在經濟發展中心,市政府,會展中心,市民之家,行政服務中心等很多職能部門都在新區落戶。西工區是洛陽中心地帶,不管去洛陽那個區域都非常的方便,醫院,學校,公園,商場,寫字樓都非常的多,交通便利,適宜居住生活,如果資金量不多的話,建議買瀍河區和伊濱區,這2個區域伊濱區是首選。
2、現在一些年輕人在大城市買不起房子怪父母沒努力,怪得上嗎?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既現實又殘酷,不是子女自私狠心,也不是父母無情,只能說是現階段國情。下面一些評論僅代表個人之言,不對之處請多多包容:不應該怪父母,要怪就怪祖宗我所說的大城市指的是北上廣這類一線城市,以北京為例,每平米房價均價在6萬左右,加上中介、手續和稅費等等,一套小平米房子也在500萬左右,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初期老百姓才勉強填飽肚子,兜里有些閑錢也就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
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居民擁有的房產也在逐漸增值,收入也是逐年增加,但即便買了老家房子和拿出全部積蓄,恐怕也只夠個首付,而對于農民家庭而言,既無城市房產,靠土地拿點收入更是微薄。所以,如果沒有祖輩傳下來寶貝或者房產地業,普通家庭肯定在大城市買不起房,所以沒必要埋怨父母了,要想埋怨就埋怨祖宗吧,優勝劣汰下,大城市不屬于普通人有些人埋怨父母不努力,沒有把握機遇,我很反對這樣說法。
提倡要用客觀和歷史眼光看問題,父母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還是把孩子健康養大,甚至供著讀書到大學,相較于那些曾經冒險放手一搏如今窮困潦倒家庭,也算是幸福的,并不是每個人能看到和把握機遇,如果說父母錯過了,那現在大城市都是機會,有幾個年輕人把握住了?如果抓住了自己可以買房,何必指望父母出錢呢。大城市競爭是殘酷的,所有的資源和人才都集中在這里,如果沒有比別人更有一技之長,有更高的收入,可能永遠買不起房扎不下根,
換句話說,大城市本來就不屬于普通人,再強求也沒用,逼著父母買房更不現實。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幸福不反對年輕人努力上勁,自己有本事就拼一番天地,不能把壓力強加給父母,如果不能在大城市留下,那就回到老家小城市吧。生活在一個小城市,有自己安穩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與親人在一起,有良好的固定的生活圈子,平靜安穩的過自己的生活,
3、家在河南洛陽,目前有三套房和300W存款,后面該怎么生活?
就現在的市場環境和政策來看,繼續買房并不是一個很好的保值渠道!你現在要做的是手里資產的優化。放水導致通貨膨脹從而推高房價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08年以后的房價上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美國的金融危機接盤,同時國內的棚改貨幣安置也導致需求端猛增,現在二手房貸款都快停了,也就是房產作為金融產品的流通屬性幾乎沒有了。
前幾天洛陽市住房保障中心剛下的通知,房地產項目備案價半年內不得漲價,半年后漲幅不得超過百分之二,也就是在售項目一年最多4個點。如果真的想買房保值,就去買核心區域的高品質樓盤,戶型稍微大點,或者在有購房資格的情況下直接一二線城市買套主城區的房子。一個時代都有一個時代的傳奇,屬于房地產的時代已經過去,不要做政策的逆風者!。
4、洛陽的高房價和低工資讓奮斗在這里的人們該何去何從呢?
我是洛陽人,我談談自己的看法,洛陽市區早些年前還很小,從東花壇到谷水,從道北到洛河北,想去關林市場還要過收費站,常住人口少,外來人口也少,信息相對閉塞,人們觀念相比其它大城市落后,擺地攤都覺得丟人,靠在企業工作生活,后來國有企業越來越難過,慢慢的有了大批下崗職工,有了大量的個體戶,大家都是按步就班的工作生活,習慣了穩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