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帶諸葛亮去取西川,龐統守荊州,情況會很糟糕。劉備奪取西川之后把都城放在荊州是不是比放在成都更好,劉備奪取西川之后把都城放在荊州是不是比放在成都更好,很可能西川拿不下,荊州也會丟了,盡管經歷了赤壁之敗,但曹操的勢力依然威脅著荊州,孫權對荊州虎視眈眈,絕不會允許劉備永遠占據荊州,如果劉備死守荊州沒有他圖的話,必然是四面受敵坐以待斃,所以必須出兵西川,建立鞏固的根據地。
1、劉備有了荊州,為什么取西川?荊州出兵可以直接打曹操嗎?
在劉表已死,劉琮以降的背景下,劉備單獨占領荊州,地位是不穩固的,他面臨著兩個方向的威脅:北面的曹操和東面的孫權。盡管經歷了赤壁之敗,但曹操的勢力依然威脅著荊州,孫權對荊州虎視眈眈,絕不會允許劉備永遠占據荊州,如果劉備死守荊州沒有他圖的話,必然是四面受敵坐以待斃,所以必須出兵西川,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在劉備僅僅擁有荊州的條件下,是不可以北伐曹操的。
2、如果張飛或趙云守荊州,關羽隨劉備取西川,劉備能統一天下嗎?
謝謝邀請如讓張飛或趙云守荊州,關羽入西川,劉備就能一統天下嗎?答案必須是否定的,就統兵作戰、獨守一方的能力而言,關羽要強于張飛趙云很多。再者,能不能統一天下不完全在于誰去守荊州,而須從多方面因素決定,最重要的是勢力,有勢力才能統一天下,就三方勢力而言,曹操勢力最為強盛,官宦出身基礎好,在討伐董卓時就已是一方諸侯,在漢末的角逐中滅群雄,統一北方,擁兵近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江東到孫權手上已歷三朝,人財廣積,據長江之險而民眾依附,能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可見其勢力強大。
那時草根出身的劉備還居無定所,只能依附劉表暫據新野小縣,談不上勢力多大,年齡卻有40好幾了,赤壁之戰讓劉備獲得了機會,占有了荊州大部。荊州原屬劉表所轄,是有朝廷認可的,自然是合理合法,但曹軍南下,劉表死,劉琮降曹,那么荊州應屬曹魏,后赤壁之戰東吳大敗曹操,荊州又應屬東吳,即便劉備作為戰爭參加者也應有戰利品,也只能是一小塊地安身,其它所占有的荊州大部都是以“借”的名義占有,其合法性讓曹魏和東吳不認可,再說荊州之地本身就是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不管劉備派誰鎮守,其戰禍就難免。
但實際上蜀國是最弱的一方。即便是在最為強盛的時期,武有五虎將共存,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才的鼎盛時期,也不能與曹魏相比;江東孫吳倚杖長江天險,和三代積累的勢力以及不斷涌現的后備人才,也不容小覷,即便是不丟失荊州,雖擁有巴蜀和荊州(部分),但就此要奪取天下,其實任重道遠。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方針是占據荊州(部分完成),奪取益州(已完成),最后如\
守荊州時,關羽有很多輝煌戰績,擒龐德,捉于禁,水淹七軍,逼得曹操幾乎遷都,如果是其他將領鎮守,很難有這些戰績,甚至能否守住都很難說。關羽的失敗主要是身邊人才不足,沒有得力助手和謀士共同籌劃,再者過于驕橫自傲,內部樹敵太多,外部沒有與東吳結好,被東吳襲擊敗亡,三國比較而言,真心想光復漢室的還只有劉備,這也是后人評書、演義等內容中,對三國政權只認蜀為正統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