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在東南沿海與倭寇作戰十余年,消滅了多年來侵掠沿海的倭寇,保證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明朝著名的抗日戰士、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和民族英雄,漢族,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世襲登州衛,掌朝政,原籍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敬,號南唐,后號,死于武邑。
1、戚繼光簡介英雄事跡100字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敬,號南唐,后號,死于武邑。漢族,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世襲登州衛,掌朝政,原籍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明朝著名的抗日戰士、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和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與倭寇作戰十余年,消滅了多年來侵掠沿海的倭寇,保證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后來與北方蒙古部落作戰十余年,確保了北方領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他撰寫了《紀律性與有效性新書》十八卷、《訓練實用紀律性》十四卷等軍事名著,以及《停堂集》和不同歷史時期提交朝廷的筆記和建議,同時,戚繼光是一位杰出的武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師。他改革并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火武器,他建造的大大小小的戰船、戰車,使明軍的水陸裝備優于敵人;他創造性地在長城上建造了一個中空的敵臺,可攻可退,可守可守。這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軍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