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留守婦女之后,農村又一怪象興起“留守婦男”。農村留守婦女打麻將,如果說只是苦悶時,娛樂娛樂,謝謝邀請,樓主提的是,男人出門務工,越來越多的留守婦女引發很多社會弊端,大伙應該怎么看待的這個問題,當下有些農村留守婦女在玩麻將的時候,毫無節制,不分時間和場所。
1、農村男人出門務工,越來越多留守婦女,大伙怎么看?
謝謝邀請,樓主提的是,男人出門務工,越來越多的留守婦女引發很多社會弊端,大伙應該怎么看待的這個問題。提得確實很刺眼,很尖銳,這是個現實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可以說是利大于弊,成為了婚姻的殺手,由于社會向前發展,農村的男女青年,不可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總靠土里刨食來維持生活,況且農作物的生長是分季節性的,就有很多的閑暇時間,富裕的勞動力到城里務工,是農村每個家庭經濟的重要來源,明知道弊大于利,但是這些年輕的夫妻為了生活,還不得不分開。
先說說在外的打工者,首先,社會的容忍度放寬,再加上遠離固定的性伙伴,人在生理上就會處于空虛的狀態,在原始的生理需求的促使下,自然而然的就會組成臨時的夫妻,共同生活在一起,讓人對打工的人群分不清誰是真夫妻,誰是假夫妻,日久月長產生了感情,雙方都會弄假成真,拋棄原配和現任重組家庭,社會的離婚率居高不下,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對愛的堅守者,靠一份堅強的毅力支撐,為了配偶和孩子們能過上幸福甜蜜的生活,也為創造更多的家庭經濟積累做奉獻,吃苦耐勞,舍命的縮緊褲帶,他們心中的希望就是拼命的干,早日結束夫妻分居兩地據的苦日子,盼望著離團圓的一天越來越近,再說說留守的婦女,她們是因為有了幼小的孩子,家里又有需要照顧的老人,就不能夫妻兩人同時到外打工了。
對丈夫的思念更加劇了獨守空房的寂寞,在生理需求下,自然對異性有所祈盼,由于內心的騷動起著質的變化,經不起誘惑,感情就會外淤,干柴遇烈火與一些居心不良的鰥夫勾搭成奸,甚至也會出現極少的老公公與兒媳婦扒灰。可以說村村都有這種現象存在,見怪不怪形成了敗壞道德的風氣,要是遇上了合適的,就會跟他人私奔。有意志堅強的,寧肯到成年人商店去買成年人日用品,來解決生理上的需求,這不丟人,是個人都會理解,
2、繼留守婦女后,農村又一怪象興起,留守婦男,你們那有嗎?
我首先給你更正一下,沒有留守婦男這種表達。比較合適的說法,叫留守男士,繼留守婦女之后,農村又一怪象興起“留守婦男”。不屬于怪象,屬于正常現象,在農村留守的男士,絕大部分屬于年齡較大,老弱病殘者,因沒有外出打工掙錢的能力,只能就在農村,倒騰點小錢,維持基本生活。農村老人不容易,過著日作日息,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子,
常年累月的勞作,在干經濟基礎好的區域,打工掙錢還算湊付,處在邊遠落后的山區的老人,就不太容易了。在農村,五保戶,殘疾人,只要符合低保規定和條件,都納入低保范圍,基本生活有保障,那些不夠條件的收留老年男士,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國家雖然給予百八十元的養老金,也是杯水車薪,僅僅能夠,打瓶醬油買桶油和買包鹽錢,就地打工掙點小錢,勉強維持基本生活還得靠自己,遇到下雨陰天,就得在家里玩了。
3、如何評價那些經常打麻將的農村留守婦女?
打麻將是一種消磨時間的娛樂活動,如果要是賭博,那就變味了。農村留守婦女打麻將,如果說只是苦悶時,娛樂娛樂,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應當把持有度,然而當下有些農村留守婦女在玩麻將的時候,毫無節制,不分時間和場所。對家庭公婆老人和孩子不聞不問,不管不顧,平常精神頹廢,無精打采。看到麻將桌就信心十足,精神百倍,
4、在農村,很多男人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婦女最害怕什么?
就怕肚子大了,丈夫回來沒法交代。別的事都無所謂,干活有年輕的公公婆婆替;餓了到街邊喝碗老豆腐、麻辣燙;想玩跳跳舞,還有一部分去麻將館打牌,總而言之現在的農村婦女們,好活到天上了,可憐的公公婆婆把幾十萬娶到家的媳婦給供起來了,婚后兒子為了還債,背井離鄉去打工,而媳婦成了存款戶,堅持兩不政策“不要公婆、不要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