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修竹篇》陳子昂的《感遇·蘭若生春夏》原文內容: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陳子昂作品有哪些,——陳子昂《春夜別友人》6、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陳子昂《春夜別友人》5、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唐代:陳子昂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詩人把筆觸從室內移向戶外,描寫夜空的景色。但這里并不是泛泛寫景,而是借背景的擴展和時間的推移來進一步映襯別情。長河沒曉天,指銀河消失在曙色之中。這一聯好象專寫夜空,實則關合夜宴。由于主賓雙方不愿分離,遂使宴會從夜晚延續到拂曉,時間在悄悄逝去,月亮已隱沒到高樹之后,銀河也消失在曙色之中了,人卻沒有散去。通過飲宴之長,暗示別情之深,這種以景襯情的含蓄手法,比正面抒寫離情更加耐人尋味。其中,這里的“隱”是“隱沒、遮蔽”的意思、“沒”是“淹沒”的意思,此兩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眼前的景色寫的更加生動形象,而其中有暗含了作者與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巧妙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詩情詩意更深刻厚重;同時此兩字都是動詞,這里以動襯靜、動靜結合,可見詩人之匠心獨運,煉字之精準,深妙
陳子昂的千古名句有許多,列舉以下7句常見的: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登幽州臺歌》2、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3、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靜。——陳子昂《酬暉上人秋夜山亭有贈》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陳子昂《春夜別友人》5、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陳子昂《春夜別友人》6、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陳子昂《修竹篇》7、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陳子昂《修竹篇》陳子昂的《感遇·蘭若生春夏》原文內容: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3、陳子昂作品有哪些?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167篇詩文《登幽州臺歌》唐代: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唐代:陳子昂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晚次樂鄉縣》唐代:陳子昂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